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币圈百科 > WhyandHow?答案就在这里

WhyandHow?答案就在这里

2020-04-20 链动资讯 来源:区块链网络

最近,央行主导开发的数字货币DC/EP在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内部测试的消息不胫而走,4月17日晚间,官方回应称,当前网传DC/EP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封闭测试不会影响上市机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影响。

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相必大家有诸多疑惑存在,今天,我们就央行将要发行的加密货币,为大家做一番解读。

1、DC/EP扮演什么角色?

央行数字货币英文简称为“DC/EP”,“DC”是“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的缩写,“EP”是“Electronic Payment(电子支付)”的缩写,主要功能就是作为电子支付手段。

据央行副行长范一飞称,央行数字货币定位是替代部分M0,使人民币纸钞数字化。与支付宝、微信、PayPal等移动支付不同,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币在数字世界的延伸和表现,是一种新的货币形态。

在中国,现在人们出门几乎几乎不需要使用现钞。移动支付已经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快速便捷的支付体验。人们开始畅想未来的“无现金社会”,中国也成为最接近无现金社会的国家之一。

因为随着网络通讯技术日益发达、社会交易活动日益频繁与活跃,加上民众购物消费习惯的变化及对货币流通安全性的考虑,人们越来越趋向于使用电子银行、电子支付而不愿携带纸币,因此,由央行提供比纸币更快捷、低成本的数字化货币媒介工具,是顺应时代发展之必需。

2.为什么如此重视DC/EP?

首先,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是由中国央行发行的央行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由中央银行进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即不能拒绝接受央行数字货币),是现有货币体系的有效补充。

其次,此次央行即将推出的数字货币重点替代M0而非M1和M2,简单而言就是实现纸钞数字化。我国当前货币体系中,基于商业银行账户体系的M1和M2已经实现了电子化和数字化,所以短时间内没必要使用另一种技术对其进行再一次的数字化改造。

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支持M1/M2流转的银行间支付清算体系在市场化的推动下不断演进,支付效率和性能足以满足当下经济发展需要。用数字货币对M1/M2进行替代只会对现有系统造成巨大资源浪费而且不一定能提高支付效率。

再者,用数字货币替换M1/M2,可能由于与商业银行账户体系的关联本质,使央行数字货币的投放变得愈加复杂和不可预测,甚至会由于影响商业存款引发信用扩张和货币乘数效应,进而扰乱现有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行。所以,央行短时间内不会也没动力再次改造M1/M2。

3.DC/EP为什么要替代M0?

首先,现在纸钞、硬币的印制、发行、贮藏等各环节成本相对数字货币都非常高,还需要不断投入成本进行防伪技术研发。同时由于电子支付的发展,纸钞和硬币的便捷性不足,使用场景逐渐萎缩。

其次,M0由于交易匿名和伪造匿名,存在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风险。而随着安全意识和数据保护意识的提升,普通用户自身存在一定的匿名支付和匿名交易的需求,但现在的支付工具,无论是移动支付还是银行卡支付都无法摆脱银行账户体系,满足不了匿名的需求,也就不能完全取代纸钞支付。

但从央行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数字货币要尽最大努力保护私人隐私和匿名支付需求,但是社会安全秩序同样重要,在遇到违法犯罪问题时要保留必要的核查手段。

因此,央行数字货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既要保持纸钞的属性和主要价值特征,又能满足便携和匿名要求,同时还要在隐私保护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之间寻找平衡。

4.DC/EP将如何运行?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并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即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显然,我国央行的数字货币不会将区块链预设为唯一的技术路线。究竟采用何种技术路线,要视其满足需求的能力而定。

目前,几家指定运营机构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在做DC/EP的研发,哪家的路线好,最终会被消费者接受、被市场接受,哪家就最终会跑赢比赛。这是个“市场竞争选优的过程”。

央行做上层,商业银行做第二层的双重投放体系契合我们的国情。因为如果由央行直接面对公众发行货币,就意味着央行不仅要独力承担起包括大小额、银联网联在内的支付清算、支付系统这个庞大的系统,还要兼顾满足高效安全稳定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这对央行来说并非易事。

与商业银行紧密分工合作,央行不仅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双重投放体系能充分发挥商业机构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

由此可见,央行对数字货币,不仅有保驾护航的规矩束缚,还有对其可期的活力释放。在技术路线上,央行将保持中性态度,不预设标准答案,不依赖单一路径,充分尊重市场竞争下的长期技术演进。

在满足基本门槛的前提下,集中账户体系、分布式账本、电子支付等技术路线拥有参与竞争的平等机会,并鼓励不同技术体系协同发展,以释放创新活力,尽力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和资源配置效用。

基于此,无论是从角色定位、投放模式还是技术路线的竞争基调,都体现出监管部门在跟踪研究国内外虚拟货币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对安全底线的把控和技术细节的推敲。

面对新一轮变革浪潮,央行主动适应调整,敢于激励创新,为数字货币的探索和成长保驾护航。相信我国在移动支付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定能赢得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国际主动权。

—-

编译者/作者:链动资讯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