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讯 > Web3 革命:逃离、信仰、大迁徙

Web3 革命:逃离、信仰、大迁徙

2022-04-27 虎嗅网 来源:区块链网络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周舟

“只等字节的年终奖发完,我就去(Web3 公司)了,字节另一个部门的朋友会和我一起。”字节员工章北海向虎嗅说道。

作为最年轻、唯一一个还在快速增长且存在很大机会的互联网大厂,字节跳动不少员工却选择了主动放弃“跳动”,开始探索新的行业。他们有的是负责飞书的技术员工、有的是视觉设计师、有的负责 TikTok 业务、有的是 2014 年就加入字节的“技术大佬”。..... 都是 90 后,大部分是 95 后,他们享受着字节的 18 薪、坐拥巨大增值潜力的期权、吃着变着花样的免费三餐以及管饱的零食饮料。

然而,这一系列国内甚至全球企业的顶配待遇,却留不住他们转行的决心。

和章北海不同,腾讯的高级产品经理 Plato 连年终奖都不愿意等。“我已经不小了,不想过一眼看到头的生活。”2021 年年底,Plato 从腾讯总部辞职,选中了最近大火的创作者经济赛道,正式开启了自己的 Web3 创业之路。

虎嗅观察到,阿里、蚂蚁、腾讯、字节、网易、美团,至少六家互联网大厂有“高 P”(高级管理者或高级技术人才),放弃了稳定的高薪和可观的期权,主动探索 Web3 世界。

加入 Web3 赛道的前大厂“高 P”正在变得更多,其中便包括: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蚂蚁技术总监赵峰、2014 年加入字节 2020 年便拿到近亿期权退休的 90 后程序员郭宇等。

王慧文今年 4 月将即刻 App 签名改为:正在学习 Crypto。同为美团的创始者,他比王兴关注 Crypto 要迟许久,早在 2013 年,王兴就已经看好比特币并进行了投资。然而“闻 DAO 无先后”,王慧文对 Web3 有一些新的认知,他认为区块链撕裂了中国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的主要矛盾从巨头与创业公司的矛盾转变成古典互联网与区块链之间的矛盾。2020 年他从美团退休,开始新的赛道。

郭宇则是最早一批 Web3 从业者,从 2011 年入职支付宝时就已经关注到 Web3 并在支付宝体验技术部周末分享会上分享经验,2020 年他从字节跳动离职后,就很少再研究古典互联网,而开始专心研究区块链的技术和应用。赵峰则和郭宇一样 all in Web3。作为前腾讯手机 QQ 架构师、支付宝产品总监,他 2018 年便已入局,并拉上不少蚂蚁、腾讯的同事。

从大厂高管,到大厂年轻人,Web3 行业正在源源不断地吸引互联网的人才。而在 21 世纪前 20 年,互联网或许是对绝大部分中国年轻人最友好的行业,虽然人们现在更多的是抱怨它的各种问题。

Web3 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在线生态系统,许多人认为它代表了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一名传统投资机构合伙人向虎嗅表示:“目前 Web3 行业,很像 2000 年的互联网。”而这句话,正在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及到。

回顾 2000 年,百度阿里腾讯都才刚刚成立,支付宝要在 3 年后,QQ 音乐要在 5 年后,BOSS 直聘 14 年后,KEEP15 年后,而抖音作为“最后一款互联网国民级产品”要在 16 年后才诞生,实际上目前我们所熟知的互联网公司大部分都诞生于 2000 年 - 2010 年。这些公司以及他们的产品许多在诞生之初便伴随着巨大的争议,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商业价值,远超一众传统企业。

那么,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目前已经出现了最新版本的百度、阿里和腾讯了吗?

实际上,在 Web3 行业里,有些产品已经具备国民级手机产品的“雏形”,比如 MetaMask(去中心化的支付宝)、STEPN(去中心化的 KEEP)、Audius(去中心化的 QQ 音乐)、OpenSea...... 他们已经在全球拥有了百万甚至千万的用户,有 3 家公司甚至在今年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100 家公司。

其中,MetaMask 是目前用户数最多的 Web3 产品之一。2022 年 3 月,其月活跃用户便超过 3000 万,在过去四个月中它的增长幅度高达 42%。背后公司 ConsenSys 最新估值更是翻了四倍,达到 70 亿美元。

丰富的产品、高额的估值、大量的用户……这些都不禁让人们想到 2000 年左右、处于莽荒时代的互联网。

“一眼望了到头。”如今这句话竟成了许多互联网人的心声。

二十年前,一批创业者在政策不明朗和冒着合规风险的情况下,将互联网的各种创新模式引入中国。当时的互联网还没有派系之分,在每个细分赛道都有上百家甚至上千家公司展开竞争,每月都有新的企业 IPO。一家小公司通过三五年发展,便在规模上超过传统企业几十年的发展,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然而如今已不复当年,近三年已经少有互联网公司能像现在的 Web3 一样,频繁出现估值十倍百倍增长、让投资人获得百倍收益的公司。这或许也是许多资本逃离古典互联网,涌入 Web3 的原因之一。

步入 2022 年,一些资本方对 Web3 的投资堪称“疯狂”。据虎嗅不完全统计,2022 年 1 月 1 日 - 2022 年 4 月 26 日,全球最大的风险投资之一的红杉资本以每周一家的投资速度,共投资了 17 家 Web3 公司。红杉被认为是互联网时期最成功的早期风投,但是在 Web3 这个赛道里,它正在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它的竞争对手 Coinbase Ventures 仅在 2022 年第一季度就投资了 71 家公司,除去休息日,几乎一日一投。资本之间的“战争”已经逼近白热化。

大厂人和前辈们一样努力,却已然错过公司和行业最高速发展的时期,更可怕的是各个大厂的裁员行动就像瘟疫一样,一个接一个,没有停止的趋势。

“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慢,养老还行。”一名大厂员工向虎嗅表示。她把互联网公司比作年轻人的“养老院”,一边是拿着远高传统行业的薪水、享受着良好的工作环境,一边是许多员工无休无止的内卷、越来越缺乏创新、做着大量重复且没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一名前国内大厂项目负责人则向虎嗅说道:“我刚进来的时候是孵化创新项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项目越来越重,整个体系也缺乏创新性,开始搞政治了,我们老大从银行过来,喜欢搞政治和官僚主义,作风也比较严重,我习惯了以前互联网那套自由、扁平化的工作模式,现在公司的环境已经没有办法让我获得成就感。”

从伯纳斯?李 1991 年发明万维网,古典互联网已经存在 30 多年。古典互联网仍是“年轻”的,然而它和 Web3 相比,它的“老”不仅体现在年龄,更体现在它的制度、文化、精神等各个层面。

Web3 世界有个“黑话”叫 OK Boomer(好的,老头),这句话可以对任何 22 岁以上但意见不合的人这么说。如果你在政府要职,35 岁妥妥是年轻人,50 岁才是事业的起点;如果你在大型国企的管理岗,35 岁是刚可以大展身手的年纪;如果你在互联网行业,35 岁是要被优化的年纪;而在 Web3,22 岁或许就已经不算绝对年轻。

在 Web3,经验是最次要的,创新精神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它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之上,而这一技术诞生才 14 年,没有那么多规矩和桎梏。这些特质让他更适合年轻人。

Web3 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显,以至于没有互联网大厂敢忽视它,但它们再也不能像 20 年前那样轻松上阵了。

虎嗅曾在《互联网巨头“海外会战”Web3》中提到,阿里、腾讯、字节、蚂蚁、京东、B 站、网易几乎所有互联网大厂都已经成立团队探索 Web3,而头部三家大厂:阿里、腾讯、字节更是已经布局投资海外。在一则国内公开招聘渠道中,腾讯更是直接写明要求求职者懂 Bitcoin、Etherrum 等区块链框架。

但依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大厂。

迁徙

一场“大迁徙”,正在互联网上演。

创业者们像倔强的蚂蚁一样不辞辛苦的将 Web2(古典互联网)的产品一件件“搬”到了 Web3。郑小岳,就是这浩浩荡荡的创业者中的一员。

他是国内一家中小型互联网公司的 CEO,曾在网易领导一个近两百人的团队,现在他开发了一款叫作 MetaNotey 的产品,all in web3。

MetaNotey(去中心化的微博)

这款产品有点像 Web3 版本里的微博,又有点像 Web3 版本里的腾讯文档。他试图将微博或者腾讯文档等互联网产品“搬”到 Web3 上,使其更去中心化。“对于大部分互联网用户而言,Web3 理解和使用的门槛太高了,我们希望成为互联网用户 Web2 与 Web3 之间的桥梁,成为聚合 NFT 内容和用户订阅交流的社区平台。”郑小岳说。

Plato 也在做和郑小岳一样的事情,他曾在腾讯工作八年,去年下半年他决定辞职,目标是把微信阅读和 Kindle“搬”到 Web3 上。

作为一名鹅厂老将,八年里 Plato 在腾讯内部创业两次,自己也一路成长为高级产品经理。或许是喜欢阅读的原因,Plato 在业余时间的两次创业都和“书”有关。一次是 2014 年,他从豆瓣拉来几百个作者,做付费的阅读网站;一次是 2017 年,他和腾讯以及清华的小伙伴一起做了一个智能书架,相比图书馆的自助借书机,他的智能书架在容量上扩大了两倍,在外观体积上只有图书馆的三分之一,成本也只有它的 20% 左右,直到现在你还能在腾讯 IEG 所在的科兴科学园看到他们团队研发的智能书架。

或许前两次书籍创业项目还不够“性感”,他没有选择 all in,直到遇到了 Web3。

相比互联网产品,Web3 产品多了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每条数据都归用户所有、数据可以买卖等。以去中心化为例,不管是微博、微信阅读还是腾讯文档,他们有互联网产品的共同特征:所有的数据都由一家互联网公司单独收集、存储、使用。这种中心化的互联网产品,往往只有一个或者两个节点,一旦被破坏,这些数据也将有消失的风险。

而在 Web3 版本的微博或微信阅读上,人们发布的每一条“微博”和“书籍”,都可以铸造成 NFT(非同质化代币),而这些 NFT 都在以太坊等区块链上。区块链相当于千千万万个数据库的集合,它有无数个节点,所以数据难以被盗取、破坏。

Web3 的效用不止如此。

以 Web3 去年最火的赛道 NFT 为例。当一条微博、一篇文章、一本电子书被铸造成 NFT 后,它们就成为了一种资产。当你写完一条微博后,你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不能得知你创作的内容的价格,你发布的每条微博都相当于一个商品,只要有人觉得有价值,它就可以竞价买卖。这或将诞生出高度发展的数字产权社会,每节数据都会像房子、车子一样,拥有自己的价值和价格,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产生的数据进行十分便利地展示、交易和盈利。

推特创始人杰克?多西 2006 年第一条推文被制作成 NFT 后就曾被卖了 290 万美元,不过最近人们不太认可这条推文的价值,所以如今这条推文 NFT 的最新报价回落至 280 美元,跌了一万多倍。需要指出的是,目前 NFT 市场因为处于发展早期,所以部分作品被推向虚高,这符合供求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品进入市场,价格自然会逐渐趋向正常水平。

上述两个产品,是两位中国互联网从业者转型 Web3 所做的最新尝试,但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STEPN(Web3 版本的 Keep)、Metamask(Web3 版本的支付宝)、Braintrust(Web3 版本的 BOSS 直聘)。..... 上千款互联网产品已经被创业者们搬上了 Web3。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还将更多。

Web3 中较为知名的产品

社交、音乐、写作、金融……每一个 Web3 赛道,如今都拥挤着大量创业项目。

这一景象曾频繁发生在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外卖平台“千团大战”,最后只留下美团、饿了么等寥寥几家公司。摩拜单车、小黄车竞争时期也曾一夜冒出了上百家单车企业。曾经互联网行业每年诞生的新赛道数不胜数,如今已不比当年。而 Web3 行业却正在复现这一热闹场景。

就像现在每个人手机上都有无数个 App,或许未来每个人每天都会使用无数个 DApp(区块链版本的 App)。

破圈!破圈!破圈!

Web3 的去中心化,实质上在追寻一种极度的平等,这也是越来越多人被其吸引参与的根源之一。

然而技术的平等,或许并不是真正的平等,有时候甚至会造成更大的不平等。每个人的素质是完全不一样的。毫无疑问,某些专业的人才更适合 Web3,虽然 Web3 在不断破圈吸引更多形式的专业人才。

此前,Web3 行业已经爆发过多次创业潮。OKX 的一名研究员布洛克向虎嗅表示:2013 年以太坊的诞生,让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紧密结合,许多 DApp(区块链应用)应运而生;2020 年借贷协议 Compound 推出的“流动性挖矿”玩法引爆 Defi 市场;2021 年 NFT Summer 在流通层面上走出了“Crypto”这个小圈子。这些都为 Web3 行业在基础设施和引流受众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

从比特币的发明,到以太坊的创立,再到 Defi、NFT,以及如今的 DAO,十多年来区块链掀起的每次浪潮都吸引了一批创业者,并筛选了一批人。

以太坊的出现额外吸引了一大批程序员参与其中,Defi 的出现吸引了一批华尔街专业金融人才,NFT 的出现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家入驻其中,DAO 的出现则吸引着方方面面的专业人才。

“很早便接触加密货币了,腾讯员工自发创立了两个专门研究 Web3 投资的微信群,且群群爆满,但是此前只是观察并没有深入,直到最近 NFT 和 DAO 的出现,我们有机会做一些能推动产业的项目。”一名前腾讯员工向虎嗅说。

刚接触 Web3 的人,心态都一样,有很强的戒备心理;而决定 all in web3 的人,原因则各不相同。有人喜欢割韭菜,割一波就跑;有人喜欢高风险投资;有人单纯被创新的金融模式吸引,而有的则是希望通过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改变传统行业。

这里聚集了骗子、理想主义者、韭菜和实干家。大浪淘沙之下,谁更适合在 Web3 的土壤里生长?

一批风险投资机构留了下来。

虽然 Web3 模式对于早期风险投资机构实际上造成了冲击,但是仍有一批前瞻性较强的机构留了下来,比如红杉资本、a16 z、Coinbase Ventures 等。红杉资本曾经投资了中国半个互联网,a16 z 曾在早期投资过 Facebook、Groupon、Skype、Twitte 等美国互联网巨头,而如今它们公开表示 all in crypto。这些是 Web2 时期最著名的 VC,他们选择并几乎 all in 了 Web3 赛道。

红杉资本曾将自己的“愿景”改为:帮助富有冒险精神的人打造伟大的 DAO

而其他新势力 VC 也不甘落后,有的 VC 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比如上述所提到的 Coinbase Ventures 仅在 2022 年第一季度就投资了 71 家 Web3 企业。

这些投资机构的竞争异常激烈,而卷入其中的 VC 的“出身”更是斑驳复杂。

OKX 在 2021 年投资了数百个项目,覆盖 NFT、GameFi、DeFi 等核心赛道,研究员布洛克向虎嗅表示:“传统 VC 通过投资获得公司发行的股份,往往要到更高轮次的融资时才能退出。Web3 投资机构通过投资获得项目的 Token,可以在锁定期后任意时期卖出,退出上更为灵活。另外机构投资是创业公司重要的资金来源,所以是机构更有主动权。在 Web3 领域,项目方的资金来源多样,普通人可以通过公募、购买 Token 等形式参与项目投资,所以不只是投资机构挑选项目,有实力的项目也会对 VC 的综合实力有一些要求。”

“传统投资发展了 10 多年,针对 Web2 公司已经制定出一套很成熟的价值评估标准,Web2 是平台经济,以市场份额论输赢。而 Web3 是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创造可读、可写、可实现价值传输的第三代互联网协议,将用户创作的价值归还给用户,这对熟悉了 Web2 投资的传统 VC 来说可能会很反直觉。Web3 是建立在区块链之上的,要理解 Web3 项目,区块链技术原理、通证经济、治理机制等内容都要先研究一下,有了底层知识结构才更容易看懂 Web3 项目的可行性。”布洛克说。

此外,互联网精英和华尔街精英也在“涌向”Web3。

这两个行业为 Web3 输出了大量的人才和公司,换一个角度讲,这两个行业的人才和公司是最积极进入 Web3 的。

纽交所、摩根大通、毕马威等金融巨头都在尝试 Web3 的最新玩法,SEC 副总经济师 Scott Bauguess、SEC 官员 Justin Slaugher 等也纷纷加入区块链公司,已经成为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而金融从业者特别是金融精英是最看重自己的血统和履历的一批人。

一直以来,互联网从业者和金融从业者一直是 Web3 里比重最大的一批人,一些大型 Web3 公司七成以上的员工来自互联网。进入 Web3 的渠道,似乎被这两个行业给“垄断”了,直到 NFT 的爆发,各行各业的人士才得以较大规模进入 Web3。

衣(耐克阿迪的虚拟鞋)食(可口可乐麦当劳的 NFT 藏品)住(Sandbox)行(宝马法拉利等推出的虚拟汽车)玩((NBA 超级碗迪士尼佳士得)。.....NFT 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传统行业传播,并试图改变传统行业。这也让其他领域专业人士,比如画家、球鞋设计师、摄影师、珠宝设计师等也能深入参与 Web3 的世界。

“DAO 思想”和“Web3 文化”

区块链是一种技术,DAO 是一种制度,Web3 则是一种文化。

DAO 是一种去中心化组织形态,可以理解为“去中心化的公司”,是建立在区块链之上的经济系统,有相同理念和共识的人即可形成一个 DAO。人们未必需要区块链才能形成共识。互联网世界,当人们强烈认同一个视频或着文章时,即使不断被中心化机构删除,人们也会自发存储和转载,将其保留在网络上。这样的行为其实暗合 DAO 的思想和 Web3 的文化。

但是人类自发的共识是脆弱的,没有技术 + 制度 + 文化的保证,这些共识可能会存在一晚或者一时,但是它依然是局部、片面、转瞬即逝的。人们需要区块链 + DAO+Web3,来记录和保证我们珍惜的那些行为和共识。

1915 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那时候,站在时代最前沿的改革和创新者们发现洋务运动(技术)救不了中国,辛亥革命(制度)救不了中国,新文化运动(技术 + 制度 + 思想文化)就此应运而生。

Web3 的发展也同样如此,它和其他技术形式不一样的是,它更像一个“技术 + 制度 + 文化”的集合。如果你只“洋务运动”(只发展区块链的技术),而不“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那么这样的 Web3 只是空有其表。

这或许能从目前中国创业者在 Web3 公司里占据的位置可见一斑,中国创业者能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但是不能发明无聊猿、Azuki、Cryptopunk 等注重文化属性的 NFT。

Azuki NFT

去中心化,是 Web3 的精神所在,也是互联网的核心。

在体制上,中心化的互联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诟病。无论是推特、微博还是 Facebook 都有着中心化公司的弊端,比如随意浏览用户隐私、将私人数据归为己有、大数据杀熟等。这些问题,是 Web2 互联网公司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决定的,很难由他们自身或者一味的通过监管去解决。

最近,某大厂员工便被指出涉嫌“偷看”创业公司工作文档,事情过了近一个月,官方仍未回应。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且绝没有可能杜绝,人们没有任何反抗或者选择的机会,小小的个体即使被侵犯了,也不会有得到任何说法,况且绝大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的隐私或者数据权利被侵犯过。这并非互联网公司喜欢做恶,而是其自身固有的体制决定。而且一旦社会出现“小政府、大公司”的情况,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会以几何级数递增。

怎么消解大厂“恶的一面”?剥夺他们过于中心化的权力。

需要指出的是,Web2 互联网也并不是完全中心化的世界,实际上它比 Web1 和互联网没有诞生时更加去中心化。只不过,Web2 互联网公司普遍信奉中心化的思想。

支付宝、微信、滴滴的出现,实际上让人们多了一种选择。在这些互联网产品没有出现之前,大家只能用银行提供的产品、只能用电话等方式交流、只能到路边拦出租车。而互联网实际上给人们提供了新的选择。

从这一逻辑出发,Web3 的去中心化体现在两层:一层是社会范围,Web3 的出现,让普通人和创业者都提供了新的机会,让这个社会不再那么垄断和中心化;第二层是 Web3 本身,它的核心思想是信奉去中心化,致力于在体制上让每一个 Web3 产品去中心化。

人们习惯了古典互联网的生活方式,认为自己发布的每张图片、每条留言、每篇文章都应该被人们自由免费分享传阅。数据即金钱、即权力,这是每一个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深知的真理。然而,这个真理只限于大机构。数据是金钱,大公司可以把数据转化为金钱和权力,但是个人不能。

Web3 则让数据可以更加深度流通,它让数据的权力不再只限于国家和大型企业,而是归还于每一个人。

你在网络上的每个足迹,看似普通,但汇聚起来,就形成了价值。而当这些数据只有普通人才可以授权给需要的机构时,人们即可通过自己的网络足迹获取收益,甚至与他人进行频繁的数据交换。

Web3,吸引着最疯狂的资本、最有野心的年轻人和最天马行空的项目。而连接他们的是一种信任。

这种信任,来自于一个个小小的生活场景。

一个新加坡人想在澳大利亚买房,可能需要去各个部门申请,花费一周才能成功。然而在 Web3 体系,只需要几秒。在以前人们要完成一个复杂的目标,需要成立一家公司,而现在人们只需要成立一个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Web2(互联网),让每一个人即使在家,也能即时看到全球各国发生的大事。Web3 则在目前的世界体系之外打造出了一个独立的全球经济系统,让每一个人随时随地可以和全球有共识的陌生人一起做一项复杂的事业。

写在最后

在中国,区块链和 Web3 仍是最受争议的行业之一。一些区块链公司 CEO,即使身价过亿,团队成员过千,甚至登上全球主流杂志封面,也被老母亲痛批为“盲流”。

这种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已经持续了 10 年,还将继续存在。中国从农业社会,进化到工业社会,再进化到数字社会,只用了短短 30 年,回首看,每十年都是一场革命性的颠覆。

那个时代下田栽秧的孩子,不会想到自己未来会在工厂上班,因为当时满眼望去看不到一个工厂;在工厂玩耍的孩子,不会想到自己以后的工作会是在摩天大楼里天天盯着一台屏幕,因为目力所及之处都是低矮房屋;而在摩天大楼之间奔跑的孩子,或许未来工作的地方将在田野、在海上、在地下,甚至工作这一概念都将被消解。

固有的思维依然在人们的脑海挥之不去,但世界却在笃定变化着。人们从互联网、金融、艺术等行业“涌进”这一赛道,把区块链技术融进产品,把 DAO 的思维放进公司,将 Web3 文化接入数字社会。

这是一场已经持续了 10 年的“迁徙”,而大部队才刚刚动身。

—-

编译者/作者:虎嗅网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知识 Web3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