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新闻观点 > 【区块链+政务】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五条应用边界!

【区块链+政务】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五条应用边界!

2019-12-28 Mak老麦 来源:区块链网络

【老麦按】在十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就在讲话中指出,“要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但是,任何技术都有它的应用边界,那么,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应有边界究竟有没有?是那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权威解读中的区块链!

《人民日报》曾经刊文,认为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老麦不仅想起美国普华永道曾发布一篇报告,当某个行业/领域的应用项目同时满足 3 个及以上的条件时,可考虑引入区块链技术。借用这种模式,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下政务服务领域区块链的使用标准。

1、有多方数据更新需求,即当多个参加方进行的操作需要被记录;这就是说有多个主体需要参加链信息的“写”功能,这个多主体可能是各级党政机构,也可能是公民或企业。

2、在多个主体“写”过程中,就有验证需求,必须挑选一个最佳的、值得信任的信息上链;所有信息都上链的话,链的存储及处理承担不了,这种极端情况隐射到现实社会,这个社会是乱的。

3、这种信息是关键信息,牵涉到一个或多个第三方,社会治理因此承担成本和复杂性;上链的信息一定是重要的、敏感的、核心的、精要的;

4、信息上链方面在时间方面有要求,即时间延迟或推后会对机构或个人的利益造成影响;

5、这种行为是多方参与、有社交属性,即项目由多个参与者创建并依赖于他们的互动。

具体在治理领域,以上 5 个标准就是界定是采用区块链的标尺,达到3 个,可以使用;全部达到,推荐使用;而只达到 1 个或两个,就不建议使用。

比如在扶贫领域,现在个别地方的基层扶贫资金的一些使用情况,有些真的让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黑箱操作、偷梁换柱、层层克扣,当然上级政府后来都进行了调查处理,但是白白耗费了社会资源。如果一开始使用区块链,精准扶贫就省时省力。区块链+精准扶贫可以说是比较好的应用场景,因为它达到了 5 个标准:

区块链+精准扶贫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全程记录、顺序时间戳、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将扶贫的场景中的贫困人口识别、资金、管理、监督、政策等各个环节纳入区块链管理系统。通过与传统的人员管理方式与区块链技术应用有机结合,让扶贫基金沿着规定的用途、使用条件、时间限制等使用规范安全、透明、精准地投放使用。贵阳2016年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国家重点帮扶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也具有很好的使用条件。包括像支付宝慈善据说也是用了区块链技术。

当前,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放管服”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各级政府的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许多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乃至零跑动。但是,跨地区、跨部门和跨层级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还没有完成,很多政务服务面临“最后一公里”的有序衔接问题,业务协同无法发挥最大效力。恰恰,区块链技术为跨地区、跨部门和跨层级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其技术特征有利于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信任和共识,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促进政府数据跨界共享。

这种分布式数据结构,可以让所有部门都参与“记账”且数据公开透明,所有数据的交换都有迹可循,数据交换的容错率也较高,这就为建立和维系政府部门之间的信任和共识提供了条件。即便是层级和规模都很小的镇一级政府、科级部门,也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参与数据共享。这就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整合力度,真正实现“数据跑路”取代“人跑腿”,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好物推荐】

混沌大学新版创新学院模型更新训练更好,售价低至1198,强烈推荐。凡扫码加入的,老麦送《每天读点书》星球门票,我们相互陪伴共同进步!


--------------------------------

—-

编译者/作者:Mak老麦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