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新闻观点 > 链塔CEO张翔3小时演讲实录:2020区块链关键一年(视频)

链塔CEO张翔3小时演讲实录:2020区块链关键一年(视频)

2020-01-02 链塔智库 来源:区块链网络

12月28日,以“预见2020:区块链关键一年”为主题的2019年第二届中国区块链产业经济年会在北京国际金融博物馆隆重举行。

本次大会在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委会、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中国电子商会区块链专委会的指导下,由全球领先的区块链产业研究和服务机构——链塔智库主办,天河国云科技有限公司、四块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此次大会以“预见2020:区块链关键一年”为主题,汇聚国家区块链相关机构领导、地方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区块链标杆企业和媒体界代表共五百余人参加会议,总结梳理2019年产业发展脉络,展望2020年产业落地态势。

链塔智库创始人兼CEO张翔作为本次年会的主讲人,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建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区块链产业落地指南三个层面,全面阐述了自己对区块链的理解和观察。

张翔现场演讲视频(部分)

以下为张翔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以及观看视频直播的场外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是链塔智库的创始人张翔,感谢大家的到来。

时值2019年终岁末,回望这一年的发展,想必大家的心情是复杂的。首张黑洞照片问世,中国5G商用启动,让人振奋的科技进步依然不断涌现;科创板开板,大都市城市圈崛起,面对全球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国内经济依然在寻找保持增长的路径。

对于区块链行业来说,2019年最大的事莫过于总书记一席话,将区块链技术高屋建瓴地上升到战略高度,在寒冬里为大家指明了方向。

今天的区块链会议,选择在金融博物馆召开,有特殊的意义。作为区块链从业者,我们如何更深入的学习和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如何理解区块链作为国家技术战略来推进的底层逻辑,又如何界定区块链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责任,以什么样的认知来迎接2020年?这些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今天的演讲,我希望把中国区块链的发展,放在全球金融竞争和数字经济博弈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来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01 大国博弈

美元世界霸权? 全球收割财富

美国的世界霸权,建立在三美的逻辑之上。美军依靠美债来供养,美债靠世界对美元的信心来发行,而美元的强势来自美军的实力保障。美国通过印制美元,发行美债,操纵利率这三部曲,窃取他国财富,反复收割全球经济发展的红利,薅全世界的羊毛。

具体来说,美国的“薅羊毛大法”就是依靠美国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人为的制造地区冲突与混乱,或者直接操纵利率,造成主权国家的本币剧烈贬值,从而以超低代价收割他国的优质资产和外汇储备,让其他国家的财富收入美国私囊。收割完毕,又通过回收美元的流动性,为下一轮收割做准备。这一招,在墨西哥,在日本,在东南亚,在巴西,在阿根廷,都屡试不爽。

美国还建立了世界上的结算标准、信用评级标准,控制和监督货币流向。具体来说,SWIFT是“全球银行电信协会”,一个全球性的支付系统;CHIPS是“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一个清算系统。美国利用SWIFT以及CHIPS对于其他国家实行金融制裁。达到对全球经济进行一种控制的目的,实现美国自身利益最大化。

SWIFT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总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它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性质的国际合作组织,连接着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家银行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公司客户,为国际社会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SWIFT技术落后陈旧,效率低下,而且SWIF收费非常高,垄断了全世界的跨境支付业务。这一系统基本处于美国掌控之下,除了向国际社会提供跨境支付清算服务外,还为美国实施金融制裁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障和基础条件。

美国通过SWIFT掌握和搜集有关国家、机构或个人的金融交易信息,而这些信息恰恰成了美国长臂管辖和实施制裁他国的理由。另一方面,美国通过控制SWIFT国际支付体系,动不动就冻结别人的帐户,动不动就搞金融制裁,迅速地隔绝和切断目标国家的战略资源通道,给后者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

黄金美元 — 石油美元 — 数字美元

当然,美元的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让我们回顾一下,美元的霸权之路。

现存的世界金融秩序,要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讲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体系,将传统强国英国拉下马,正式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以美元为各国中央银行的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中央银行可按35美元/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通过与黄金挂钩,美元成功升级为世界货币,并获得了美金的昵称。而发行美钞的美联储,也摇身一变从美国的央行兑变为全世界的央行。

但是随着美国接连发起朝鲜、越南战争,为了弥补巨大的军费开支,开始大量印刷美元,使得美元价值迅速缩水,信誉扫地,无法支撑35美元兑1盎司黄金的价格。各国政府开始抛售美元,兑换成黄金,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剧减。

1971年尼克松宣布中止黄金与美元兑换,缓解黄金储备的压力,布雷顿森体系瓦解。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国通过一系列军事和外交运作,与全球石油交易挂钩,正式开启了石油美元的时代,从此美元像血液一样,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也让美元走向霸权之路,“世界货币"的地位延续至今。

可以说,美元是美国在全球军事、政治、经济统治的一种体现。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石油美元”体系,美元控制了定价和发行,结合SWIFT,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流通渠道,将美国货币霸权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其他发展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为其承受风险,深受其害。

全球掀起“去美元化“浪潮

天下苦美元久矣。显然,国际社会不会就这样屈服于美元的霸权中。随着美国越来越激进的外交政策,到处实施军事和金融制裁,越来越多的货币当局正在寻求摆脱美元的钳制,建立替代性金融、结算系统和储备货币。

包括中国、欧盟、东盟、俄罗斯、日本、阿联酋、印度、巴西、南非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正采取不同的措施去美元化。比如,向石油美元说不,部分石油国开始接收美元货币以外的石油款项;不同货币当局之间签订广泛的本币互换协议,直接用本币进行商品交易,或建立区域通用货币;增加实物黄金储备以对冲美元风险;大幅减持美债等美元核心资产等等。

尽管目前美元依然是全球储备货币,但根据IMF的数据,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例从2001年的73%的高位已经下降到2018年底的62%。

区块链技术重建国际金融体系

在全球掀起“去美元化“浪潮运动的大背景之下,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区块链技术给处于美元霸权压迫之下的各国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尤其通过区块链技术开发主权数字货币,绕开美国主导的SWIFT和CHIPS体系,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创新。

世界金融新秩序的大幕已经拉开,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布局数字化金融体系,推动国家数字货币的的研究建设。

亚洲,中国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的进展有目共睹;北美,除了Facebook主导的Libra项目,加拿大央行也在今年10月份表示正在考虑发行主权数字货币。在欧洲,欧洲央行、英国、俄罗斯、瑞典等国都在推进法定数字货币发展;南美,东加勒比地区8个岛国组成的东加勒比中央银行,于今年3月宣布对基于区块链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进行试点,并计划在2020年全面推出该货币,最终将国内流通现金减少50%。

可以说,以区块链技术联通世界金融市场的多边格局已经初现端倪,以各国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组成多中心化,平等共治的世界金融交易网络。

Libra:警惕美元数字霸权

下面,我们重点聊聊美国的Libra和中国的DCEP。

Facebook在2019年6月18日正式发布了Libra项目白皮书,远景是建立超越国家主权的数字货币,致力于推进全球普惠金融。这个疯狂的扩张计划,让世界为之一振,也震惊了监管机构和立法者。

Facebook价值系列包括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和WhatsApp在内,累计用户高达27亿。向全球27亿人发行货币,主打全球支付和跨境汇款,集稳定性和低通胀于一身。挂钩一篮子主权货币,完全去中心化,由分布在各国各领域的节点自制,从意识形态上挑战美元霸权,形成完善的世界金融生态。成立之初,吸引了大批合作伙伴加入,各个国家各个领域的巨头都愿意参与这场超主权货币平台的建设。

然而,请大家记得,Facebook是一家美国私营公司,划重点“美国”,“私营”。这两点带来的局限性决定了,Libra注定很难完成他的美好愿景。作为一个符合互联网时代特点的超越主权范围的加密货币,必然会对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安全、世界货币格局、甚至国际政治经济竞争格局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Facebook主导的治理组织Libra协会,虽然总部设在监管相对宽松的瑞士,但世界各国都不会放任其自由发展。就算在美国国内,Facebook做任何下一步,也必须首先与美联储进行沟通。

Libra尽管竭力讨好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央行,但目前全球主流监管机构对其仍然疑虑重重,听证和论证之路漫漫无期。PayPal、Visa、万事达、Stripe和eBay等全球型金融巨头“盟友”已经相继退出。

而在国内巨大的压力下,扎克伯格最终还是表达了“为国争光”的想法,他在听证会上反复强调中国金融支付技术正在超越美国。他说:美国需要讨论不创新的风险,尤其要考虑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如果中国金融系统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标准,那未来美国很难实施制裁和各种保护措施。”

大打中国牌是扎克伯格推进Libra的策略。我们鼓励创新,为Libra的超前理念和颠覆性创新鼓掌,但也要警惕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反过来看,Facebook的远景也许是建立超越国家主权的数字货币,但Libra很有可能发展成一个完全由美国华尔街控制的,进一步提升美元国际地位的“数字新美元”,对非储备货币国家的主权货币形成打压和渗透。

不难发现,Libra协会的创始成员基本都是英美的公司。Libra对应的是一篮子货币,将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但不包括人民币。其中,美元将占一篮子货币比重的50%,其次是欧元占18%,日元占14%,英镑占11%,新加坡元占7%,也就是说美元依然在其中占据大头。

基于美元占据主导地位,以及美监管部门对其“间接管辖”,美联储很有可能联手Facebook,成为背后操纵Libra的隐形之手,而Libra也将帮助美国奠定“美元数字霸权”的地位。

DCEP:全球第一大主权数字货币横空出世

当Libra饱受争议之时,中国人民银行拟推出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数字货币电子支付工具)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且已经进入实际发行阶段。

央行对数字货币的研究并非突然之举,已经筹备5年之久,其中两年进行内测。早在2014年初就在彼时的央行行长周小川倡导下组建了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可以说,中国的金融政策决策者高瞻远瞩,总揽全局。

首先我跟大家一起快速回顾一下,央行DCEP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有什么特点:

DCEP最强的优势是国家信誉的背书,背后是人民币的主权货币信用。因具有无限法偿性,也就是说,不能拒绝接受数字货币。从法权性讲,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

在使用范围上,DCEP是替代M0,即流通现钞。现在纸钞、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贮藏各个环节的成本太高,还要做防伪技术,携带也不是很方便。

在使用方式上,DCEP可实现“双离线支付”,且不强制绑定账户,也就是说不需要账户就能实现价值转移。例DCEP在支付的时候是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的,不像现在用微信和支付宝都需要绑定银行卡,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转账也不需要进行账户绑定。如,两个人的手机里都有DCEP的数字钱包,只要手机有电,哪怕没有网络,两个手机一碰触就可以使钱包里的数字货币转给另外一个人。

在发行方面,DCEP采取的是双层投放和双层运营体制:上层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下层是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对普通百姓。

在组织形式和监管方面,DCEP则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推出,核心部分完全由央行负责管理,决策程序简单高效,可以集中精力快速推进。

那么DCEP对老百姓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与现金相比,更安全,更便捷,流通过程更可控;与移动支付相比,首先是安全性的法律保障,其次是可以打破不同厂商的局限,跨APP使用。

最新消息的消息是,由人民银行牵头,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参与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项目将在深圳等地试点。同样地,这几个参与机构,也都在区块链领域深耕多年。

DCEP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换道超车

整个社会对DCEP如此期待,是因为它给我们整个金融体系带来重大改进。由于增强了对M0的统一管理,M0的数字化完全改变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传导方式。政策制定可以更迅速、实时、灵活,甚至可以实现智能化。而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也可以被更好地监控,分析及调整。

而DCEP对人民币的国际化,又有什么影响呢?在人民币境外市场方面,我们做了诸多努力。自2007年开始,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走过12个年头,已经实现全国范围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国人民银行也与多个国家实现货币互换的合作,也在法兰克福、伦敦和首尔建立了由中国商业银行担任的境外人民币清算行。

有了DCEP,将完全改变人民币国际流通方式。电子支付的便利,匹配人民币强大的价值背书,可以帮助DCEP在境外流通场景自我扩散。甚至有可能打破人民银行——他国央行——商业流通的结构,直接流入使用场景。人民币在境外的流动性,极大加速。在更远的未来,有可能在DCEP的帮助下,对更广泛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也将成为现实。

DCEP数字法币,将沿着“一带一路”大战略突破前行,首先向与中国有密切贸易往来和合作共建的国家和地区开放流通,人民币国际化将再上新台阶。相信10年之后,人民币将成为“一带一路“相关沿线国家的第二大货币。

一套新的结算体系,一套非美元体系,一套不需要世界银行做结算的金融结算体系,呼之欲出。

中国和美国两套不同的价值体系和金融系统,将在很长时间长期并存,相互制约,竞争合作。DCEP的出征,结合我们的跨境支付通道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对美元的技术陈旧的跨境支付体系,具有领先优势。

我国一直在科技和军事方面努力积累,在贸易和金融领域,不断取得突破。12月又有两个好消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启了全球服务,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正式交付海军。上天入海,捍卫主权,维护和平,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

如上是我们的洞察。一个新旧世界的更替,新的金融秩序正在产生,而我们国家在这个新的赛场上,已经处在领先位置。区块链在其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希望区块链从业者们能够理解到,我们正在为这样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奋斗。

02? 数字经济

刚刚讲过了在国际上的一个巨变。现在我们把视角转回国内。

数字经济成全球经济发展核心推动力

数字经济这个概念可谓火遍全球。全球主要国家纷纷将数字经济视为实现经济复苏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依托,聚焦关键环节、强化政策引导,着力推动技术创新突破、产业融合应用、数字治理完善、数字技能提升,以战略制高点驱动数字经济腾飞。

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2018年,本报告测算的47个国家数字经济总规模超过30.2万亿美元,占GDP比重高达40.3%。其中,有约半数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数字经济规模蝉联全球第一,达到12.34万亿美元,中国依然保持全球第二大数字经济体地位,规模达到4.73万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主要的数字经济资源,都集中在中美两国,我们获取到一组数据,中美两国拥有全球数字经济相关专利的75%,全球物联网支出的50%,云计算市场的75%以上,全球70家最大数字平台公司市值的90%。中国在世界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经济结构悄然改变

数字经济在推动中国国际地位方面也功不可没,从左图可以看到,我国入选500强企业的数量已经升至全球第一。另外,全球前十大公司中,中国互联网巨头也占有两个席位。

这一切都是努力耕耘的成果。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跨过了漫长的时间,几代人共同努力,一点一滴积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从电子邮件,万维网,wifi,光纤,从3-4G到现在5G方面的领先,这些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保证了一切数字经济的可行。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上,我国明确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对我国GDP的增长功不可没。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的产业规模是30万亿,占GDP比重的34%。十年后,这个占比或会超过50%,中国将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专家盘和林表示,数字经济成为未来经济主要驱动力的趋势,一方面来源于不断成熟的新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则是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

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核心

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人民币31.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4.8%。预计2019年全年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35万亿元

2016年到2018年的三年,中国数字经济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1.51%、20.35%和17.65%。预计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在15%左右的水平,增速持续居世界第一,而美国则会保持在6%左右。

从一个小例子可以看出,我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双十一。双十一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电商集体的狂欢,今年双十一全天总提销售额为4101亿,与全球GDP排名第79位的国家克罗地亚全年产值相当。这一切变革能够发生,背后的动力,是数据。

国家对数据的生产要素地位也进行了确认,并写入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承认数据的生产要素地位。

而数字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认为,也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基础设施建设马上迎来大发展,整体的发展速度会提升数倍。在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也都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领域也都成果初现。在这一切背后还存在一个非常本源的问题,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影响着数字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我国信息产业如此发达的今天,数据领域却仍是另一番面貌。

首先,政府数据的社会化利用是一个难题。我国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政务电子化,目前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线政务服务5.09亿人,占所有网民的59.6%。但国家管理的数据属于敏感数据,出于安全考虑,这部分数据不能用于商业活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次,数据垄断的问题日益紧迫。超级平台通过其营造的庞大网络生态吸引流量,获取信息,并将对数据的控制转换为赢利方式和市场壁垒,干扰竞争,阻碍整体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

更严重的,应该是数据“黑产”问题。数据是一些行业赖以生存的关键要素,但并不容易获得,于是就产生了违法数据挖掘和地下数据交易。

个人信息采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跨境数据流转、信息流动日益突破了地域和行业,这些对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和安全保障都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数据显示,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2018年9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发布了《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受访者占85.2%。

这些现象可为触目惊心。数据,取之于民,源自每个公民的身份和日常的行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数据,也每天都在帮别人变现。最可气的比如某旅游平台“杀熟”的事件,同一件产品,给老客户显示的价格比一般客户贵。你平台拿着我产生的数据,来向我要钱,甚至还多要钱。这不是太气人了?

数据用之于民,本应用于推动全社会发展,改善整个社会运行效率,提升人民幸福感。现在却流入了错误的口袋,成为个别人谋利的工具。

这背后的核心,是数据所有权和数据分配权的问题。

所有权为何这么重要:

从经济学范畴来讲,对于一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明确,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参与市场经济。早在30年代,学界认为,产权是否明确,直接影响交易成本,进而影响市场的繁荣;在50年代,又提出了所有权对于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率的影响。所有制问题上,对数据的归属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可以说,每一次所有制的进步,都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认为,对目前数据这个核心生产资料做出清晰、可执行的界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一招”。

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书籍确权和资产分配

那么区块链到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从广义上来讲,区块链可以完成确权、定价和流通等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以将原本没有价格,挖掘和复制都随意的数据,从产生的那一刻就确认所有权,并在其被利用时,标出价格。

从狭义来讲,区块链技术可以在数据加密、不泄露数据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这打通了政府数据社会化利用的瓶颈:原本必须严格保密的政府数据,可以在被保护的同时,加以利用。并且通过打通不同政府机构,满足更多的数据应用场景。

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明确产权的数据交易市场。以开放市场对抗不法数据产业链,进一步促进数据利用和数据隐私保护。

对数据这项虚拟资产产权的界定,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未来,会形成一个全新的数字经济生态。说到这里,我们禁不住问一个问题,未来的数据市场会是什么样子?

可以想见,有几个条件:

1 基础技术平台必须为我国完全独立自主

2 要打通现有数据市场、各地政府及各级多个职能部门数据

3 要能实现数据确权,并追溯数据的流通过程

我们也在这里尝试,对其进行一下简单的构想。

主权区块链

国家内所有的数据都通过区块链进行打通、管理和利用。数据的汇总、管理和利用的权利应当为国有。

政府主导建设? 各个数据提供方同时,主权区块链还有两个重点要求:

第一,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我们国家自己手里。世界竞争格局错综复杂,一国命脉还需自己掌握。从华为和中兴在芯片方面的种种遭遇即可看出,如果核心技术由他人掌握,关键时刻我们只能认人宰割。

第二,为了规范市场,这个体系需由政府部门高度监管。

而这一切,其实都正在发生。

目前来看,区块链正在以地方政府为主要服务目标,以城市和城市群区块链为主要形式进行落地,政务提速增效是城市区块链的主要效果,社会效益显著。将覆盖范围内多种纬度数据汇聚起来用于社会服务和商业服务,是区块链平台的长远价值未来,在城市和城市群区块链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进行连接,最终形成覆盖全国的主权区块链。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城市区块链的案例

第一个,先看这个链:卖个小关子,先不说这个案例的名字,我们来看一看他的参数:

打通53个政府部门,多项政务实现一站打通,跨部门数据几分钟内完成审批。实现数据在金融、医疗、交通、教育领域的应用

这是北京的目录区块链。由市经信局、市委编办和市财政局牵头政府各相关部门打造。

依托“目录区块链”将部门间的共享关系和流程上链锁定,建构起数据共享的新规则、新秩序,共享单元下沉定位到“处室”,为共享、协同、整合立了“规矩”,解决了数据流转随意、业务协同无序等问题。

在北京还有一个著名案例:天平链

天平链很好地诠释了一种构建信任的方式:原来的电子证据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法官无法采信,自然上传证据之类的其他环节也没有意义。

当事人可通过天平链将证据上链,上链后无法篡改,其余各方可通过天平链对证据进行验证,最终证据数据的可靠确保了法官对证据的采信。

目前天平链已上链数据超过1000万条,跨链存证上亿条。上链案件达4万件,产生41个判决,249个调解。

大家看,是不是等于,在区域内,已经部分实现了我们之前所描述的。北京并不是个案,雄安、深圳等地也都有自己的场景区块链。

深圳区块链在发票和证照方面落地较为领先。深圳区块链发票,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的。我们核实了,确实是全国第一张区块链发票。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打通开票、核定、申领、报销等环节。但是发票场景是高频发场景,发票区块链稳定运营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截止目前,深圳发票区块链已经介入7600家企业,处理金额70亿元,发票1000万张以上。

电子证照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高频场景,背后的逻辑也是信任。证照非常繁复,申领、更新,验证都是非常繁杂的工作,通过区块链对证照进行上链,进而在政务服务事项中进行验证使用,切实实现实现最多跑一次。

雄安也是较早宣布开展全面区块链建设的城市。目前,已经在城市治理相关的多个领域落地。未来,区块链底层可以为雄安智慧城市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我国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城市集群,除了城市之外,通过区块链打通城市之间的合作,以城市群区块链的形式落地,也是非常可行的一种路径。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区块链建设已经迅速发展起来。

自杭州开始的“医保区块链”,打通医院、社保、税务、银行,实现医保报销一站通,在此基础上,拓展到长三角地区,实现异地医保报销。在长三角区域内实现打通的,还有地铁和司法。这给城市群区块链做出了好的案例。

提到城市群,就不得不提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在大湾区已经落地了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区块链在粤港澳的贸易金融场景落地,具有深远意义。粤港澳区块链的建设和运营,可以为跨境贸易和金融做充分的验证。为未来跨境建设区块链积累宝贵经验

03? 产业生态

早期进入区块链产业的三种动机

真正发展区块链,力量还在产业。区块链产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种种曲折,最终还是在各方的共同功能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整个区块链产业发展历程

我们发现,大部分区块链从业者分两拨进入行业,一波是在2013年-2014年之间,一波仔2017-2018年之间。大多数从业者入局,动机有三:

第一 受到区块链技术的感召,拥有技术信仰,坚信区块链可以生根发芽

第二 向往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意识形态,建立区块链理想国的状态

第三 商业投机,赚快钱

两大迷茫三大乱象

这些不同和复杂的动机,也造就了行业早期的乱象:

发展初期,技术应该如何发展,包括如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包括技术形态问题,毫无疑问都经历了迷茫期。换句话说,“究竟什么样的技术有用”是困扰所有从业者的共同问题。

技术找不到方向,应用自然找不到场景,创造价值和变现也就无从谈起。这让行业一度陷入无法自我造血的困境。更大的发展自然无从谈起。

除此之外,还有种种乱象:

最严重的是诈骗,总有不法分子利用新概念,趁大众对其没有概念的时候,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区块链的旗号,进行传销和诈骗。极大地扰乱市场秩序。

然后是ICO,很多人说这是通证经济的一大进步。我看这纯属扯淡,这么说的人不是傻就是坏。背后本质是创业风险向投资者无限转移。这是结构性的“原罪”。在后期,更是发展出“资金盘”,完全成为庞氏骗局。

这些乱象,也少不了部分抱着投机心态的投资者的参与。根据我们统计2018年区块链投资市场,职业“区块链投资人”退出率高达90%,某知名天使投资人高达98%。

乱象背后,蕴含着一些更大的问题:

第一,技术创新必然经历一个从技术向场景转化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投入不产生收益,创新缺乏激励。

第二,对于区块链这样的技术,很有可能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商业利益,仅仅依靠行业公司,可能无法形成有力推动。

第三,行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不足,却能够通过市场融资,无法实现股东回报会降低投资者的市场信心,加上诈骗等乱象,进一步降低市场信心;在这样的环境下,从业者创造价值的难度又进一步加大。行业陷入僵局,甚至衰退。

所以在这种情景中,必须有高于行业的外力,来推动行业发展。政府对行业的调控显得非常重要。

政策扶持与监管

我们来看看我国政府在调控区块链行业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总体来说,各地政府的扶持力度都非常大。

再来说监管。在经历了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之后,我国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监管经验,能够与行业共同创新,扶持政策更能找到抓手,监管在坚持红线的同时,能够与行业共同发展,保证监管有效。

在这样的调控下,行业蓬勃发展。我们对行业内的公司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首先公司数量自然是快速增长,在分布方面,仍是以聚集在北深沪的小公司为主,创业公司还是在踊跃参与区块链的建设。

公司所在行业分布,以金融为主,排在其后的依次是公共事业、行业服务、底层开发、生活娱乐等领域。同时,对人才最大的需要仍是开发人员,可见,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类公司最重要的产品形式。

整个行业的从业者,偏年轻,以31-35岁为主。性别方面,仍是男多女少。

通过专利分析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可以发现,我们处于行业非常早期的阶段。首先,发明专利占比高达96%,说明行业还处于核心技术开发阶段,没有进入到大规模应用阶段。

另外,可以看到2019年专利申请量有一个大幅回落。除了跟国家知识产权局提高对专利的申请要求有关之外,还反映出行业规模小,容易受到波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区块链行业的薪酬溢价逐渐消失,说明行业开始回归理性。

产业全景

请看我们梳理的区块链产业全景图。可以看到,我国区块链产业在几个重点领域都有不错的成绩。

区块链+政务应用刚已经领略过了城市区块链,特征是打通一个城市或城市区域内部所有相关的数据。同时,政务有另一种形式,就是打通某些全国职能。比如票据,和海关总署推动的跨境报关区块链。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可以说是最早的一批区块链落地。

区块链+能源方面,电力区块链会迎来落地潮。

区块链+版权解决能够解决了由于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侵权行为会导致重大损失的问题。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区块链技术能提供知识产权确权、版权登记、维权监测、一键发起诉讼等全流程解决方案,全方位保护著作人的权利。

值得一提的是,《庆余年》电视剧上线后便遭遇盗版影视的烦恼。而基于联盟链的12426版权监测中心构建了相关的版权监控检测平台,已经监测到全网侵权链接已近4万条并同时进行相关存证,帮助剧组进行后续的维权。

区块链+游戏目前较为流行的结合为游戏实际运行还是依靠传统的模式,但将用户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装备进行上链用于流通,流通则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跨游戏流通,具体表现为在游戏A中的金币到游戏B也能使用;二是用户间流通,具体表现为用户装备可以买卖,用户间流通会受到运营商对于游戏装备交易的看法,如果较为负面则这一功能不会上线。

区块链+公益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变了公益,首先是公益的透明度,利用区块链技术,捐赠者可以追踪捐款去向以及用途;其次是减少了公益的审批流程,使得公益款项能够更快地直接到达项目发起人手中。

区块链+溯源可以说是区块链落地行业最为成熟的应用,利用区块链技术篡改难以及分布式账本的特性,用户以及供应链上的企业能够完整追溯商品的来源以及经手企业,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对应的监管部门。但溯源场景的核心问题在于单个溯源场景难以创造价值,需要商品自身有一定的特色能创造溢价。

目前来说,区块链+房地产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房地产登记,以政府牵头为主;另一类为,房地产的资产数据上链,两种应用都通过上链解决数据的流通问题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快捷的服务。

以上,是我们对行业的观察。

行业发展到今天,毫无疑问还处在早期,存在种种问题:

1、性能限制场景拓展。包括央行DCEP在技术选型时,也提到区块链方案tps不足的问题。导致大部分场场景只能选用组合方案。未来,区块链在安全、吞吐量和确认延迟等方面的性能都需要大幅提升。

2、技术与场景结合必要性尚不明晰。落地场景是从业者一直苦苦探寻的方向。之前已经有很多场景被验证为伪场景,可期地,未来还会有一批场景被淘汰。

3、行业要推广,还要解决更大范围的行业认知问题。现在,除了一小部分从业者,大部分人对区块链是缺乏基本认知的;而且,包括从业者在内,大家都不知道区块链能干什么。整个社会的行业认知,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希望我们各界共同携手,一起解决问题,推动行业更好的发展。我们坚信,区块链行业在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

编译者/作者:链塔智库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