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新闻观点 > 认识投资标的的四个阶段

认识投资标的的四个阶段

2020-01-11 风口渊 来源:区块链网络

在币圈的每一天,都是对之前信息的一种认知梳理,以及补充和更替,可能最初深信不疑的东西,在一次次的涨跌,或者耳濡目染的社群环境中,会有了新的看法。

(把意志不坚定说得这么好听……)

一般来说认知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输出和信息反馈。这是人对任何认知过程都能套用上的四个阶段。

而易记(得)性偏差,则是人人都有一种行为习惯,就是搜集信息时先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去寻找信息,容易被你记住的你会认为它是真的。

之前学过某一课程,我遇到一个问题是:当一个决策行为产生在我们脑海,我该如何分清那是一种盲目的自信还是确实是基于行为金融学上摸到的市场规律?

认知非理性是什么?是没办法正确认识我们想要了解的事物。

对比文首的四个阶段,比如我要想要知道比特币值不值得我投资,某个项目到底怎么样,慎重点的人一定会去查找相关资料,这是信息收集阶段,我们觉得对比特币、对项目了解得越多,真正了解他们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现实给了我们一个结论,无论对一个项目有多了解,做了多少调查,我们都无法真正了解一个项目。

因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处理信息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认知偏差,这是本质。

比如不止一次在某社群中看到相关,由于近期币价下跌,之前群友看好的那个币受到一些波及,于是,开始在群里骂骂咧咧了,哪怕当初喊出XXX到1块的也是同一个人。

人们的“共识”变得太快令人叹为观止,连“末日战车”都未能幸免,上涨和下跌本身就是常态了。

这里先记住另一个结论:

我们的决策只依赖于两类渠道的信息:

一类来源于所有被记住的信息,

另一类是还没有被你记住的信息。

和易记性偏差结合起来看,我们会对自己熟悉的,有印象的事物,会更多的认为它是正确的。

比如现在给你几个币,让你说说哪个更好更值得买,你大概率会选择自己熟悉的币种,如果还是你已经买了的币种就更为愿意觉得它值得了。

孙老板是公认的很会营销。

先不说波场这个项目如何,孙宇晨有人设,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有所谓的逆袭故事,再加上一些刻意的行为,恰饭好处的露脸。

这些让他在公众面前怒刷存在感。

一些新人,即使不了解波场,但你知道孙宇晨,在感觉上就会变得更为熟悉。

这种熟悉的感觉会成为被你记住信息的一部分。

然后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决策。

【首位效应】

有些类似第一印象,首位效应是说你在做决策时给首次到达的信息赋予了最大权重。

李笑来为什么这么火?他是“比特币首富”,也是“韭菜录音”话题制造者。

对于对币圈一无所知的一个人来说,对李笑来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来自于“首富”这一首位效应

【末位效应】

是指最后到达的信息在做决策时赋予了最大权重。

看看下面两句话:

我给你介绍个币,能涨,就是波动太大;

我给你介绍个币,波动太大,但是能涨。

看看你更愿意买哪个币?感觉第二个感觉更好一些吧,但其实它们都是同一个币,而最后到达的信息隐隐约约的在影响我们最后的决断。

在文首体现的我们认知事物的四个步骤里,每一个步骤都会出现认知偏差,这是我们没办法正确认识我们决策对象的最大一个原因。

—-

编译者/作者:风口渊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