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新闻观点 > 比特币的分叉与演变

比特币的分叉与演变

2020-03-04 1TMine 来源:火星财经

涉及比特币、区块链的时候,我们常常听到“分叉”一词,那么,这个分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比特币又有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一些分叉币,这些分叉币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首先,区块链本质上就是一个按时间顺序衔接的账本,每个区块就相当于账本上的一页,大家记账都遵循一定的规则,像最长链规则、减半规则、难度调节机制、区块大小上限等等。正是这些规则,把全世界矿工团结到了一起,为比特币的发展添砖加瓦,保证生成唯一的一条链,作为大家公认的账本。


但是,当大家对记账方式有不同看法的时候,各记各的账,就会在原来的区块链基础上,生成不同的链,拥护者分别站队,这个过程,就叫分叉。比如当 A、B两人几乎同时挖出新块时,他们都向网络上广播了自己的区块,先接受A信息的人就会以A的链为准,而先接受到B信息的人就会以B的链为准,大家继续挖矿,直到有一方又挖出了一个新块,这样他们的链就更长了,大家转而支持更长的链,于是这次分叉就结束了。这种分叉是暂时的,并没有产生新链。

分叉是因为记账方式、记账规则不同造成的,有软分叉与硬分叉的区别,软分叉的特点是可以向前兼容,就算别人不升级程序,照样可以运行;而硬分叉是不兼容旧的程序的。这就好比将比特币 1M 区块上限修改为0.5M,0.5M是肯定小于1M,因此可以向前兼容,但要是把1M上限扩大为2M,就会出现不兼容的情况。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分叉产生新链。

BCH 的诞生

比特币现金(BCH)从比特币(BTC)中分裂出来就是一次硬分叉的结果。当时大家为扩容问题争执不下,最后以杨海坡、吴忌寒、江卓尔等人为首的大区块派进行了分叉,产生了BCH,把区块上限提至8M,后又升级至32M,还缩短了难度调整时间,加入了紧急难度调整机制,以防算力急剧波动导致久不出块,后来还加入了滚动检查点机制,不接受10个区块以前的分叉链,以防被大算力恶意回滚,篡改记录,也就是说,10个区块之后,BCH上面的记录就是绝对不可篡改的了,算力再大也没用。此外,BCH还进行了一些零确认支付之类的升级,目标就是成为全世界人都能用的电子现金。

分叉币的兴起与 BSV 的诞生

由于分叉前的账本完全一样,所以分叉前的 BTC 用户也会在分叉后拥有同样多的BCH,分叉币也就如同发行新币一样,还直接拥有了原币的用户和网络效应。BCH分叉成功后,许多人纷纷效仿,于是比特黄金、超级比特币、比特钻石、比特上帝等各种名目的分叉币也纷纷诞生了。后来,BCH 社区也发生了一次分裂,澳洲人CSW(他因屡次自称是中本聪又无法自证,被人戏称为澳本聪)提出一系列激进主张,要继续扩大区块,甚至不限制区块上限,还要锁死比特币的底层协议,宣称要做出符合中本聪愿景的比特币,他还扬言要干掉BCH,就这样,BSV又诞生了。BSV与BCH展开了一场算力大战,最终搞得两败俱伤,市值暴跌,甚至带崩了大盘,BTC价格也暴跌到了3000多美元。


分叉的意义

可以看出,在比特币这个去中心化的社区里,没有任何人可以一言九鼎,改规则必须商量着来,让绝大部分人都同意才能实行,如果大家实在谈不拢,分叉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同时也代表了对不同方向的探索。BTC追求稳定,视比特币为数字黄金,BCH追求实用,力图将比特币打造为最好用的电子现金,BSV最为激进,但也不失为一种对未来的探索。分叉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出了不同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来动荡,动摇人们对加密货币的信心,往往分叉的结果并不是 1+1=2,而是1+1<1,孰是孰非,只有留给历史去评判了,正确的路线,最终一定会被大家认同,这就是区块链的魅力所在。

本文来源:1TMine
原文标题:比特币的分叉与演变

—-

编译者/作者:1TMine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