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新闻观点 > 公链网络效应的胜负手(上)

公链网络效应的胜负手(上)

2020-07-20 RChain官方 来源:区块链网络

作者:莫给机狂(RChain社区成员)

众所周知,公链作为一个长期投资标的,而不是短期炒作题材的逻辑基础,在于它所蕴含的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就是吸金效应。众多互联网公司从小小的初创公司,短短几年之后变成资本市场上的独角兽,再而变成股市上的巨无霸,根本上就是网络效应赋予的高速成长。

几乎所有的公链项目都在宣传网络效应。很多人投资各种公链,都是觉得自己投资的可能就是The One,会最终形成网络效应,滚起雪球,最后成为巨无霸的那个项目。然而笔者觉得,绝大多数人都误解了公链的网络效应。借用一个IT界耳熟能详的梗:

Big data is like teenage sex;

Everyone talks about it;

Nobody really knows how to do it.

Everyone thinks everyone else is doing it.

So everyone claims they are doing it.

这几句套用到公链和网络效应也是成立的。很多项目和投资人都在谈论网络效应,但真正搞清楚的少之又少。

在这个系列中,笔者会谈谈公链网络效应的关键点所在,以及为什么我看好的RChain,正是唯一的抓住了这个关键点的项目。

1. 网络效应的基本概念

最直观的来说,网络效应就是一个网络参与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整个网络的价值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的关系,形成1 + 1远远大于2的效果。

比如图1的例子。在一个网络中,假设开始只有两个用户A和B,他们之间只有一种沟通的可能(蓝色箭头),我们可以说这个网络给他们带来的效用是1。接下来再来了个用户C,C可以和A和B沟通,他们3个之间可能的沟通数目现在变成了3,我们说网络给他们带来的效用是3。同理当网络扩展到4个用户时,效用就变成了6,5个时则变成了10。

不需要很高深的数学知识就可以证明,当用户数是n时,网络的效用(蓝色箭头数目)是n(n-1)/2。从图2中可以看到,网络总效用随用户数目增长呈平方级别增长的规律,这就是著名的梅特卡尔弗定律。很多人用梅特卡尔弗定律来解释互联网公司市值的爆炸性增长,或者比特币价格的火箭式蹿升,都取得了很好的拟合精度。

梅特卡尔弗定律的一个改进是,它只适合于网络的用户数n较小的情况。当n很大时,不适合用n(n-1)/2来描述网络的总效用了。比如一个社交网络覆盖了1亿人,我作为其中的一个用户,是不可能会和其他1亿人来沟通的,绝大数人一辈子都不会联系。这时候,用nlog(n)来描述网络总效用更好一些。


图1 网络效应的例子


图2 网络总效用随用户数增长的曲线

2. 网络效应带来的意义

网络效应对于一个网络产品意义非常巨大,会带来一系列的市场后果,只说几个重要的:

首先是高昂的切换成本带来的护城河效应。当网络规模起来以后,用户想要切换到另一个类似的项目需要承担很大的损失。比如张三想要从一个有一百万用户的网络A切换到只有1万用户的网络B,即使网络B的功能跟A比起来再怎么优越,张三能联系的其他人的个数瞬间就减少了99%。这种效用的损失会让张三一直留在网络A的生态圈里面,这就是网络效应带来的护城河效应。

第二个是马太效应,赢家通吃的市场格局。接着上面的例子,假设来了一个新用户李四,他也会优先考虑采用网络A而不是B,因为在网络A里他可以和更多人进行沟通。网络B很难和A进行竞争。这样当某个网络产品率先形成规模以后, 它的成长性也往往会压倒其它的类似竞争项目。所以对于任何一个易于形成网络效应的行业,大家都可以看到竞争到最后都会变成类似的局面: 老大吃肉,老二喝点汤,之后的基本都被淘汰出局,只能靠着长尾效应占领一些细分市场苟活。

第三个是类似“传销效应”。在有网络效应的生态体系中,每次新的用户进来,都会给现有的用户增加一个潜在的可以联系的对象,增加了他们的效用。这和传销有些类似:后来者都给先来的贡献价值。不过和传销不同的是,传销是零和的,参加传销并不能创造新的价值,价值只是单向从下家传递到上家;而网络效应的增长过程是正和的,每次新的用户进来都会为网络增加价值,增加部分由新老用户一起共享。但是和传销相同的是,因为网络的增长会给现有的用户带来价值,他们会自发的去拉拢身边的朋友参加这个网络,这种自发的宣传都会使得网络的增长大大加速。

3. 公链的网络效应

前面说的网络效应只适合于分析传统的互联网项目。对于公链项目,网络效应的版图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图3所示,设想某个公链平台,上面搭载了dApp 1、2、3这几个dApp。他们都有自己的用户群,分别用橙、紫、绿色表示。现在,假设有两种情况:

a. 这几个dApp之间是松散的,彼此没有协作

b. 这几个dApp可以以可信、安全的方式相互协作,紧密耦合,完成功能上的巨大扩展

到这里,事情就清楚了,笔者认为公链生态圈中有两类不同的网络效应:链下层和链上层。

链下层的网络效应容易理解,它源于每个dApp的用户之间的沟通。每个dApp类似一个传统的互联网项目,如果dApp用户可以相互沟通的话,那么这个dApp就存在网络效应,它的(生态圈的)价值也会遵从梅特卡尔弗定律,随着用户数目的增加而平方级增长。这对应的是图3中的橙、紫、绿色的用户群。


图3. 一个公链生态圈的网络效应示意图

此外,还有链上层的网络效应,这就是dApp之间的相互协作带来的功能上的巨大扩展,这是这次区块链革命与前两次互联网革命带来截然不同的特性,它的影响将会是非常深远的。

现有的互联网中,各个app之间的耦合是松散的,基本上就是停留在账户信息共享、链接分享之类。而在各个互联网公司的内部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都容器化了,许多的容器可以编排在一起紧密协作,完成新的功能。

比如前端有一堆ngnix/ traefik容器做负载均衡,后面有一堆数据库容器相互分片、备份,公司自己写的微服务完成定制的业务逻辑,中间可能还有一堆kafka之类的容器进行消息分发,ELK堆栈进行日志收集和分析,Grafana之类的界面进行实时分析等等。各个模块紧密协作,完成功能上的极大扩展,让一堆松散的服务器变成一个实际上的“超级计算机”。然而这种紧耦合的编排方式,只存在公司边界之内,到了互联网就发展不起来了,各个公司内部的“超级计算机”没办法进一步耦合成为“世界计算机”,这为什么?

原因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最大的原因在于信任、容错和安全。例如:我打算要和另一个公司的容器进行交互,但怎么保证那个容器会按照约定的方式进行交互而不干点别的呢?这个是信任问题。怎么保证那个容器会永远在线,即使出错也会重启呢?这个是容错问题。怎么保证这个交互会按照设计执行,不会有bug让黑客找到可乘之机偷取客户的财产或者信息,或者不会陷入死锁的状态?这个是个安全的问题。

区块链的诞生,用“代码即法律”解决了信任问题:你交互的另一个合约,必定按照部署在链上的代码来执行;同时用“去中心化”解决了容错的问题:一个节点的宕机不影响你交互的代码的执行。然而安全问题,现在还是整个区块链行业悬而未解的。后面笔者会谈到RChain提出的答案。

如果区块链能解决信任、容错和安全,那么链上的各种合约就能紧密整合起来,完成更强大的功能。那样,各个公司内部的“容器编排”就会进化到链上的“合约编排”。当这个进化完成之后,区块链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电脑”。到了那个时候,未来的大门就会打开,会有一批现在大家谁都想象不到的应用出现。笔者在《为什么RChain是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最理想的平台》设想了一个DeFi 中各个dApp相互协作的场景。当然这种协作远远不限于DeFi。

合约之间的紧密整合,就是链上层的网络效应。每个合约都处于一张合约之网中,成为一部世界计算机的一个齿轮、螺丝钉。这种网络效应的重要性是现在大多数项目和投资人所忽视的,但却是深深的刻在RChain的基因深处的。和公司内部网的“容器编排“(docker orchestration)对应的是RChain所追求的链上的“进程编排“(process orchestration)。



图4. 编排(Orchestration)一个交响乐队Orchestra)和编排一个信息系统的相似性

当这个链上网络效应形成之后,区块链的网络效应才真正成型。到了那个时候,合约就牢牢被绑定在平台上了。

4. 推演链上网络效应带来的深远影响

下面笔者会推演一下链上网络效应的重要性,以及将会对区块链行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首先,链上层网络效应强弱,决定了dApp层的网络价值有多少能传递到公链本身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公链就是一个城市,dApp就是城市里的企业,dApp用户就是消费者。城市打造一个良好的经商环境,吸引企业入驻;公链打造一个好的平台,吸引dApp入驻。企业的盈利一部分通过税收归于城市,推动城市的地产升值;dApp的流量通过消耗公链代币的形式,推动公链代币的升值。

好,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来了一个“爆款”的dApp,这个dApp本身的巨大,由梅特卡尔弗定律推动的网络价值,有多少能分流到它所部署的公链平台,让公链平台升值呢?这是个所有公链价值投资者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这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代币经济学——dApp流量对公链代币的需求。然而最重要的关键点,就是上文所说的链上网络效应。

我们可以做个思考实验:这个爆款应用,有没有可能以较少的成本切换到一个费用更低的、确认更快的公链?例如它自己发一条链?这种切换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可能在将来都是各种dApper在设计之处都会考虑的。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USDT代币就从Omni切换到了Ethereum。

现在回到上述城市开发的例子:某个城市出了一个明星企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城市的土地必然会升值,因为在自由市场下,这个明星企业总是可以迁走的,例如另一个城市给了更好的税收政策。那这个城市需要做什么,才会留住这个明星企业不让他迁走?有一个情形会让这个明星企业不迁走:这个企业依赖的上下游产业链也在这个城市的话,那它的粘性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它如果一旦迁出,就会让它的运作带来极大不便,成本大大提高,即使另一个城市的税收更为优惠,地价更低也换不回来。

从这个例子对应到公链中,我们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链上层的网络效应——安全的dApp间协作,才会让各个dApp牢牢钉死在某个公链上。当公链上的dApp已经整合在一起变成一部紧密协作的机器的时候,任何一个dApp都无法任意迁移到其他平台而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只有当这样的平台粘性建立起来之后,dApp层的网络效应才能可靠的传递到公链层。

其次,链上层网络效应形成之后,区块链也会进入“赢家通吃“的格局,不会有很多链能存活下来

现在区块链的发展还是这个行业的初期。很多人认为以后会有很多不同的链存在,这也是现在比较火爆的跨链项目的出发点,它们试图提供一个平台把各种不同的链都整合起来。

笔者认为,一旦某条公链成功的解决了dApp之间的安全的协作问题,从而建立起了链上网络效应之后,强大的护城河和马太效应就会让公链赛道变成互联网行业一样的“赢家通吃”的格局,结果不会有很多链能活下来。能活下来的基本上是不需要和链外的dApp协作的联盟链。

护城河效应很容易理解,正如前文所述,dApp之间的相互协作,让任何dApp都无法轻易的迁移到其他链,所以强者恒强。

马太效应也很容易理解,头部公链的网络效应起来以后,对于一个新的dApp,它其实没有多少选择,因为如果要和其他dApp协作,只能选择头部公链。所以后来的竞争链基本没有机会,大部分的dApp都会部署在头部公链,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也会归属于头部公链。赢家通吃会让万链归一。

在RChain的会员群里面,有人问过笔者:以太坊的网络效应是不是已经起来了,其他项目是不是没有机会了。抛开以太坊的扩展性不提,根据本文的主题——链上链下两层网络效应的分析框架,我认为以太坊的用户人数尽管很多,但这只是链下的网络效应,远远没有建立起链上的网络效应。实际上,以太坊上各个dApp之间基本没有多少协作。后文中笔者会提到,所有以图灵机为计算模型的公链项目,都很难让dApp之间进行安全的协作,尤其是在并发的环境下。

因此,笔者认为链上层网络效应是公链网络效应的真正体现,是未来公链赛道的胜负手所在,得链上网络效应者得天下。而RChain则是现在为止,笔者看到得唯一一个攀对了科技树,有可能建立起链上网络效应的项目。

未完待续

-----------------------------------------------

欢迎大家加入RChain大家庭,官方QQ群号3928888 !

—-

编译者/作者:RChain官方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