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百科

密码学启蒙:区块链的社会理论

Melanie Swan 来源:区块链新经济 2015-12-29 22:45

 密码学启蒙:区块链的社会理论

密码学启蒙:区块链的社会理论

 

本文作者:Melanie Swan,也是《区块链——新经济蓝图》一书作者

现在世界上正发生着一些崭新且根本性的事情,这可能是下一个启蒙时期的开端。这其中的核心乃是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的)在各个方面从中心化模式切换向去中心化。

数字加密货币(比特币)、区块链和其他东西的去中心化可不仅仅是关于:(1)金钱、支付、经济、资产、法律合约和治理的数字化和现代化,(2)前述事物加速了从劳动力经济向自动化和实现式经济的转移过程,并且(3)更为根本性的方面在于,这些因素使得我们能重新探索我们的现实世界,更加从内在(而非从外在)地对现实世界作出明确界定。

社会共享的信任就是算法信任

冰山的一角是比特币 – 数字货币。比特币在一种叫区块链技术的软件上运行,它是一种分布式总账,一个去中心化的对人类之间互动的计算记录。作为个人,我们能将信任寄托于计算系统以协调我们的行为模式,而不再需要信任那些机构、第三方中介(诸如银行或政府)。区块链是一种更可信赖的信任:算法信任,而非对机构主体的信任。

区块链技术体现在技术层面(数字加密账本)、经济及政治方面(更扁平、更具可扩展性的组织模式),也体现在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层面(理解现实世界的新方式)。区块链技术的真正诱惑和潜能在于以一种激进的方式来重新理解现实世界 – 把我们做的一切事情都予以去中心化,基于充裕性及自我性的框架来重新构建生活,关注于主观意识上可能且可欲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对看似被稀缺性所决定的现实世界作出被动反应。

经济学理论的一种新式哲学

经济学理论的哲学是必要的,因为几乎所有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把稀缺性视为核心原则。这些由稀缺性所构建的陈腐模型在哲学层面是薄弱的,因为它们在理念上就是受到桎梏的;而在经验层面也同样薄弱,因为不断涌现出且存在着证据显示:在世界上有些情况下稀缺性并非是一个要素,而且也不是一个决定性的要素。一个手边的例子就是数字商品,诸如软件或数字图像,它们可以零成本地再多造一个单位出来,只要电子方式复制一下即可。

密码学启蒙是对权威的反思

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那么一些“范式切换”的时刻。启蒙时代(1650-1800年)所涉及到的是知识以及(更重要的是)权威。对于知识,已经有过很多反思和进步,而对于权威,这种反思和进步则少得多,因为作为社会中媒介的“个人”这一现代概念是在启蒙时代产生的。现在随着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模式的出现,对于权威则可以作出新的思考。的确有可能构建起对于机构权力的其他替代方案,因这些机构权力已经变成了无法抵抗的巨无霸压榨者,而不是帮助者,已经变成了不那么可信赖的对于权利和社会产品的损害者,而不是增益者和促进者。去中心化的模式以激进、崭新的方式赋予了个人以权力,呼吁对个人和社会的权威进行反思。根据互联网革命,我们作为个人,对于很多行为需要自担责任,诸如决定消费哪些和如何消费新闻媒体、娱乐、金融服务(股票交易、信贷服务、资产管理)以及健康服务。下一步就轮到经济和治理系统了。

密码学启蒙:区块链的社会理论

要反思权威的地位和定义,一种关于自我性的哲学不但有用,而且是必需的。自我性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自主意识的概念;在一个系统、世界或个人之中,任何事物都源自于内部;结构和内容均是随之而生的而不是预先定义的。自我性的对立面则是超验性,后者指任何事物都来自于系统、世界或个人的外部;根据固定的规格来从外部预先设定系统。认识现实的一种途径是从自我性和超验性的角度;其中一面是专注于补足一个预定的基准理想,另一面则是开放式的自我性。人类的情感就是从“基准自我性”这一从自然世界之中所得出来的例子,负面情感(恐惧、愤怒)在心里上缩减了战斗、逃跑、撤退的行为可行路径,而正面情感(爱情、同情)则触发激活了散发性、非定向性的认知,一种更广阔范围内非特定的新颖、富有创造性且无拘泥的思考和行动过程。

人类心理活动中有很多可以说是关于努力尝试实现那些预先确定的且由外部施加的基准理想,而这种理想一直无法被实现。部分情况下,这些理想无法决定行为和心理,这就是道德、正义、平等、自由、主观意志和追求美好生活。实现基准理想是植根于固有天性的理念,一个人初始的形态(生物形态)就先天性地决定了可能出现的结果。基准是一种以否定和批判、缩减、限制、封闭为导向的立场;是一种“否定”的能量。毫无疑问,关于理想的想法可能是从一个人的外部所得来,区别并不在于完整不变地默认和接纳这些想法,而是内省这些想法如何有效地被我个人所利用;就内部而言,以自主意识对之进行重新加工,并重新改造归化后用以武装个体自身(由此审视自我性和超验性如何互动交织,黑格尔把它称之为辩证对立统一,或是占有的对话,作为对超验进行自我内在化的过程)。

现实的另一面是自我性,一种源自内心的决定。这是一个以基准为起点、朝向新的领域建立起一幢全新大厦的开放式立场;是一种“肯定、并且”的灵活应变的能量、合作、创意、新颖、崭新、跳出条条框框地思考、处女地、演化、动态、意外发现、流动、复杂、几何分形化和多维度性;从基准为起点进而开放式地前行,这是一种植根于能力的想法;决定着成长的是能力(能力可以成长),而不是生物形态(形态则是固定的);能力和态度决定了可能性。自我性是以认可积极正面为导向、以“肯定、并且”之能量为导向的一种态度。

密码学公民情结

密码学公民的情结是我们自己持有一种自我性的态度;对我们的自身内在寄予更高的信任。对于我们想要参与的经济体系、政治体系、社区和劳动体系(生产性工作努力),具有更多的自我责任承担、质疑、决定并设计。“选择治理服务”和“被治理”之间存在着区别,在选择我们所参与的社区和结构(尤其是涉及经济或政治的)时,有可能存在一种更高得多的自我决策程度和自我创造程度,而这种可能性正变得愈来愈大。基于像去中心化数字加密模型这样的一种奇点级技术,前述那些组织着多方活动的体系将能够以过去在上下等级制度模式下绝无可能的方式,把规模缩减至特定背景下需要信任的微观层面。

富足的充裕性理论

富足理论针对的是我们为努力达成美好生活而将可能会如何组织我们的个人和社会自身的问题。撇开语言本身的问题和如何给“美好生活”确定价值不谈,传统上有着三种富足理论(帕菲特的《理与人》,1984年)。富足理论包括享乐主义(追求欢乐超过痛苦的最大平衡点)、企求主义(追求欲望满足)和目标列举理论主义(追求列举出除欢乐和欲望满足之外可能构成幸福的其他方面)。

1. 充裕性的自我内在富足:维持和实现

根据现代的主旋律,可以提出一项新的理论:富足的充裕性理论。富足的充裕性理论首先可以通过“基准自我性”的框架而发展得出。传统的充裕性概念经常只是单方面的,完全地侧重于达成实现“后稀缺时代的基准”,此时所有物质需求均已被满足。相反,一项关于自我性的理论也开始把视野投向潜在的开放性上升趋势,盖因随着物质需求的满足这一基准已达成,这种趋势已变得可能。一项富足的充裕性理论包括现实的两方面,其侧重点既在于生存又在于实现。若要被算作达到富足,则不仅仅是以维持生计的方式减轻痛苦,还得有自我性的正面清单上的东西,能够让崭新的、新生的潜在事物得以发展;这将构成一个真正的充裕性的自我内在富足。

2. 稀缺性是一种社会性症状

其次,可以通过把稀缺性构想为社会性症状来发展出一项充裕性的富足理论。从抽象概念上来讲,稀缺性不仅仅是现有经济理论中的基本要素,而更普遍的是:稀缺性这一概念已经成为一个在心理上有害的思维建构,需要对之进行克服后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人类的潜能。在一项充裕性的富足理论中,稀缺性是一项待解决的社会性症状。之所以把稀缺性视为社会性症状,这可以部分地解释为是因为注意到那些在稀缺性模型下无法提供、而是由充裕性所创造出的全新且有用的社会产品。这些社会产品中有一些包括了确定性、可获得性、降低或然性、意愿性以及认知简易化和认知盈余。

充裕性创造了一种关于确定性和易得性的心理,一种关于确定性的可靠的持续感觉,这种感觉即是物质生存需要能被满足,与之对比的则是稀缺性所必然导致的不确定性和操心性。当前人类的认知努力和身体努力(作为个人和团体;家庭、公司、机构和国家)中有很多被投入于反稀缺的措施之中:为弄清资源的未来可得性而进行囤积、操纵和控制。时间安排恰好的存货对于生产的意义,就好比是前述措施对于情感和认知关注的意义;这是一种对于即时获得需求满足的确定性和可靠性的诉求。通过充裕性,可能会有大量救济性和确定性的社会产品出现,此时一整类需运用认知的活动将摆脱开哪些东西必须被视为基本生存所需这一现实。这将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一个满足了基本需求以至于我们无需为之操心的可信任源头。

密码学可维持性:在自给自足的微型城邦中的合作

个人的密码学公民情结进一步体现在个人如何以新的方式在社会中生活。将古希腊政治家这一概念进行复活,就会有为共和国服务的公民责任意识。这种意识可以被重新塑造成为自我引导的密码学公民之间的民间合作意识,其中部分的含义和目的可以是脱胎于对社区可持续性建设的参与。新型的城邦可以是像来自于自给自足的数字加密社区、由众多个人组成的团体这样的微型城邦。

对等网络的由密码学维持的微型城邦

密码学公民的民间合作是通过提供对等网络资源来实现的。在20-50人的社区里,我在我的屋顶上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而我的邻居有“城市花开”水培植株单位,下一个人有一个特斯拉能源墙,再下一个人是一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并运营着一个比特币节点,等等。我们中每一个人都提供着对等网络基础设施的一小块,支持我们社区的整体自给能力。未来的儿童送报员将会看护水培植株单位。个人就是民间基础设施的提供者。而对等网络就是本地社区的各种所需资源的多跳网路,这些资源包括实体性资源(能量、信息通讯技术、食物、基础设施)和情感性资源(同情心、归属感、贡献感和意义)。对等网络的由密码学维持的微型城邦然后可以联邦化,这样智慧城市就成为了由本地自治且自给自足的诸多社区组成的联邦。区块链是可信任且不那么显眼的系统,在后台管理着所有这些事情,让社区能够解决掉搭便车问题以及其他那些阻碍轻松合作的顾虑。区块链以一种社区化的方式促进了社区基础设施(融资、转让、运营和绘画评估)的所有权。

密码学启蒙的治理

数字加密社区的公民,作为一个自决选择经济和政治系统的个人,作为一个在社会中协同参与到自给自足之微型城邦中去的个人,通过他们的责任承担意志,治理可以被重塑为一个(内在自我性)支持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榨取性(侵蚀基准)的过程。实现式经济因此能够专注于(1)可持续性材料的残留物;以及(2)关于各种解放的社会产品:自尊、自重和自我意识。由密码学维持的社区最终会成为一种制度性地颠覆那些不产生价值的精英阶层的手段,贯彻执行了卢梭、罗尔斯和洛克的原旨。

区块链:一个反“灰蛊”的奇点级技术

密码学启蒙包括了预见区块链技术在超越了灵活重塑人类经济和政治过程之外的潜在影响;区块链技术是奇点级技术。奇点级技术是一项用于在庞大且细致的多个程序之间进行大规模可信任地且自动化地组织协调的技术。奇点级技术的能量,对于程序之间的这种量级的技术上组织协调(其中很可能没有我们人类涉足其间),已经让位于对技术失控的恐惧。这种对技术失控的恐惧对所有奇点级技术均表现出同样的形式,且持续贯穿于所有奇点级技术之间,担心人工智能、机器人、纳米机器人、3D打印、物质编译器、太空环境改造器、生物合成复制改造的生命等等将接管统治世界。

对于上述这些领域内技术失控所产生的恐惧,区块链是一项潜在解决方案。奇点级技术(当然是区块链,也许可扩展至任何其他奇点级技术)的本质和设计宗旨乃是:大规模的组织协调若非依赖一个分权制衡的系统就不可能实现。而一旦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技术失控的恐惧便可以被缓解。关键的区块链功能性原则是作为分权制衡的超大规模自动化系统,在此所有交易都必须被验证,运用算法信任和智能网络共识机制通过声誉或其他机制来进行确认。

奇点级技术的安全性:共识签名和设计签名

这一结构能够带入奇点级项目的执行层面中去,这些项目诸如友好型人工智能、自主性实验室机器人(区块链上“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IP发现追踪)、区块链纳米编译器(“灰蛊”担忧:未经检查的纳米科技扩散)。奇点级技术的两个关键的安全设计原则是:(1)任何交易或活动均需要由那些防止非善意行为的智能网络共识机制来进行确认;(2)签名 – 所有交易除非被签名否则无法起作用。就好比现实世界的工程师对他们建起的桥梁、生物合成品、人工智能、空间等进行签名(在字面上是作为一项主张权利和承担责任的机制),工程师除非对他们自己的建设区块(比如DNA设计)进行签名,否则就无法产生效果。技术的一个固有特点是具有踪迹,签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诸如被提议的纳米技术建设等奇点级技术将要么(1)由善意的工程师进行签名,要么(2)无法避免地带有着肮脏玩家(无论是心存恶意还是其他类型)的可被追踪的签名。

太空链:太空中的区块链

密码学启蒙:区块链的社会理论

奇点级技术(诸如区块链)的一个尚未被考虑过的进一步应用是太空链:太空中的区块链。这个想法是:区块链不仅仅是地球级的技术,而且也是用于太空项目的外星级技术。区块链可以用于协调超大规模的地球级陆地项目(诸如几十亿成员的DNA数据银行和电子病历系统),而且也可以用于太空级问题。在诸多潜在的区块链太空应用中,其中一些包括太空定居、环境改造、小行星挖掘、燃料生成、轰炸监测以及基础科学观察。可能会有用于能源、定居、运输和补给的染色币的账本。此外,太空链也是一种对陆地应用的抗脆弱机制。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对很多陆地项目运作尚未有备份。太空链可能在此方面会有帮助,提供数据中心备份、地磁性遮阳防护、存在风险的降低以及太空中的比特币(这的确有个已系统性详述过的项目-“比特卫星”(类似于“立方体卫星CubeSats”))。

译者:高素质蓝领
文章来源:http://qukuailian.com/?P=Cont&id=84
原文链接:http://ieet.org/index.php/IEET/more/swan20151101
原文作者:Melanie Swan
特别申明:区块链行业ICO项目鱼龙混杂,投资风险极高;各种数字货币真假难辨,需用户谨慎投资。blockvalue.com只负责分享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1.价值区块链(blockvalue.com)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价值区块链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价值区块链(blockvalue.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价值区块链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