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行走笔记:比特币减半,只意味着币价上涨?

行走笔记:比特币减半,只意味着币价上涨?

2020-05-15 行走 来源:区块链网络

5月12日,比特币顺利完成了第三次减半,区块奖励也降至 6.25 BTC,产量减半。

说到减半,更多人关注的是比特币的价格变化,而往往忽略了中本聪在最初设计比特币减半的意义着什么?减半背后的逻辑又是如何?

为什么众多数字货币也有减半这一说法,它们作为「后浪」是纯粹跟风呢?还是有其他的目的?

今晚这篇笔记依然来自imToken减半系列直播,两位嘉宾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以下,Enjoy:

分享嘉宾:巴比特专栏作者洒脱喜

imToken 首席架构师 Kai

问题一:请两位简单介绍下自己,是什么契机接触到的比特币,又是什么原因进入区块链行业?

Kai:我是目前在imToken的架构师和负责研发团队管理工作的Kai

我最早是在一个很极客的网站上看到有很早期的比特币的讨论,所以很早就知道有比特币。但没有非常关注,但在11年,公司有几个同事特别热衷于这个事情。

后来我这些同事们很多当时去了云币,也包括现在imToken的CEO Ben也是其中一个。还有其他一些人,有些做了公链,有些人做去了政府咨询,还有做矿工的。当时就受到这批朋友的影响,对区块链了解越来越多。

在一七年初,Ben就邀请我加入到imToken,那个时候就正式算是加入到这个圈子。

最早去看到区块链,包括比特币、以太坊的感觉,可能是一个很极客、很个人、小众的一个玩具,一直都没有想过这个事情发展的像现在这么快。

到了今天,区块链已经影响了很多人。包括国家也想把数字货币放上区块链,包括全世界的避险需求,包括参与区块链的开发、投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其实是当初很难想象的结果。

洒脱喜:我大概是在13年八月份到九月份的时候,在亲戚的安利下了解到了比特币。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接触,在一四年的时候加入了一家交易所,后来经历了门头沟的事件以及央行五部委下发的关于比特币的通知。这家交易所就没办法再坚持下去了,但出于个人对比特币前景的看好,我就入职了在杭州刚刚成立的公司巴比特。

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巴比特工作了。给自己取了一个比较无厘头的tattle:野生的区块链技术爱好者。就是说自己并不是某个项目或技术的最大主义者。

我比较喜欢比特币,也喜欢以太坊。甚至还有一些新兴创新项目。平时会翻译一些关于比特币,以太坊的技术文献,包括没有落地的新提案和论文。只要我觉得有意思,就会有动力去了解。

问题二:两位能否给我们聊聊,如何看待比特币减半的?纯粹是为炒作还是什么?减半的原理又是什么?

洒脱喜:我们知道中本聪构思比特币的背景是在07年到08年的金融危机之际。他想要设计出一个与现有金融系统不一样的系统。

在参考了黄金的属性之后,中本聪决定把比特币的系统可供分配的总量限定在一个定值内。

那如何才能更好的分配这些比特币呢?如果按每个区块进行平均分配,那到最后区块奖励就会突然降到零。系统就会难以避免的陷入到绝境当中。

而减半选择,一是可以提醒参与者系统资源的稀缺性;二是可以有缓冲的作用,最终手续费将接过系统的主导地位,让比特币能够继续很好的存活下去。

所以说减半仅仅是炒作的说法有点片面了。而中本聪在代码中写的规则呢,是每21万个区块进行区块奖励减半,最初是50个BTC,然后是25BTC,上一次减半的12.5BTC,减半完成后,现在是6.25BTC。

比特币的最小单位是一聪。比特币会有32次减半,第32次减半后区块奖励就变成了一聪。那到第33次减半,因为无法继续提供分割的原因,奖励会变成零。所以第33次减半是否属于减半的概念其实有一些争议。

比特币的总量是2099万.9999.9769BTC,就是我们常说的,四舍五入的话,就是2100万BTC了。但还有像创始区块的50BTC是不能动用的,实际上能够流通的比特币是要少很多的。(包括存放在中本聪钱包里极大概率不会流通回市场里的,以及早期持有者丢失的—行走注)

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比特币代码里写的减半次数其实并不是32或者33,而是大于等于64。这原本是属于一个bug,导致64次减半之后,出块奖励会回到50BTC,但这会导致比特币的超发。2014年开发者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强迫64次减半之后的奖励实际归零。

Kai:关于减半的过程,洒脱喜讲得非常非常清楚了。减半策略是在最初的设计里就包含进去的发行策略。

减半一开始是面向早期用户的,也就是矿工。减半策略最核心的点应该很类似互联网产品早期要做的冷启动。要去思考如何先把早期的用户拉进来。

这个策略就是要让先行者能发挥更大的优势。越早挖矿,挖矿的收益越高,就能拿到更多的币。那么随着矿工越多,共识算法也会让网络参数在调整,让难度变大。

随着参与挖矿成本慢慢线性上升之后,矿工其实不依赖于发行策略的价格影响,更多是通过投机者和用户驱动的需求上涨来打破价格和供应之间的平衡。

最终是想让矿工能够持续的,或者说在长期,都有比其他人更稳定,或者说更加稳妥的收益。

从比特币每天消耗电量上来看,比特币每天消耗了全世界大概2%的电量。这个事情其实印证了减半策略的成功。它是不断让全世界把电力都投入到了比特币这个事情上。

主持人:从二位的回答来看,确实将比特币减半定义为炒作行为太片面了。

比特币从诞生之初,就是这么设计的。当时比特币也只在中本聪那一群密码朋克里比较流行,采取减半策略,只是为了让更多人在前期参与到比特币网络的维护当中。或许中本聪自己也没有料到比特币能像现在一样受众人追捧。

在这次减半前,灰度(Grayscale)和在线支付和银行业务应用程序 CashApp 两家公司购买了矿工在2020年第一季度开采的所有比特币的50%。这已经不是灰度第一次大量购入比特币了,去年 5 月份同样也购入了大量的 BTC。

问题三:除了机构,还有哪些人会在减半前买入比特币?以及机构大量的买入的理由有哪些?

洒脱喜:一部分人群就是短线的交易者,他们会利用减半的概念进行一波炒作。在减半前买入,在临近减半时会选择卖出,从中获利。

另一部分就是类似灰度背后的机构投资者。他们对数字黄金的概念有那么一点认可。他们愿意去用一小部分的资金进行试错,如果赌对了,可以获得很高的预期回报,赌错了也就损失一小部分资金。

我们可以通过跟踪链上数据来看这个群体的情况。在2-4月份,灰度每日平均增持的比特币数量大约为405个BTC ,在5月1号到5月8号,每日平均增持的比特币数量达到了1263个,这八天一共增持了10104个比特币。这个数据其实是非常恐怖的。

我们知道减半之后,大概是每天平均日产量是900BTC,灰度在五月这几天新增的比特币量达到了新增产量的1.4倍。

有趣的是在临近减半的这两天,灰度的持仓并没有出现新增。一种可能是机构投资者在观望。而在减半完成后,灰度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他们持仓较减半前大约增加了496BTC。目前大约持有了33.49万BTC,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灰度的资金来源,根据他们上一季度的报告显示,有超过80%是来自于对冲基金。他们配置比特币,一种可能是认可比特币的价值存储属性,另一种是有对冲法币通胀的需求,比如对近期美国无底线印钞的对冲。

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就是最近华尔街著名操盘手Paul Tudor Jones的入场。在比特币减半前几小时,他透露自己投入了1%-2%的资金来配置比特币仓位。他说是用比特币来对冲法币通胀,而他的另一个标的黄金,也是占到了1-2%的比例。

主持人:配比与黄金相同,感觉 Paul Tudor Jones 有把比特币视作与黄金一样的避险资产。

问题四: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比特币是每 21 万个区块后进行一次区块奖励减半,大概是 4 年减半一次,但目前来看,每次减半都会提前,比如第二次减半甚至提前了大半年。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比如这次,最早说的是 5 月 21 日减半来临,然后提前到 15 号,最终于5月12日凌晨3点完成第三次减半。

洒脱喜:回过头来看,比特币第一次减半,大概用了三年又11个月,第二次减半用了三年又4.5个月,第三次减半大概用了三年又十个月。这几次和我们常说的四年一次减半都是不符合的,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实际上,比特币区块的间隔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十分钟。有时候可能是毫秒,有时候则长达一个小时左右。也许一个一个小时的区块出来以后,又陆续出现一些非常短间隔的区块。

这次减半前后,鱼池挖到的(减半前最后一个)彩蛋区块以及蚁池那个减半区块相隔就那么一瞬间,导致很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

上图是出块间隔时间的概率图。

每十分钟出一个块的说法,只是为了方便大家去理解而提出的。同时,算力变化会导致挖矿难度变化。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减半的间隔时间,

另外第二次减半,提前的时间确实有些诡异。有人就猜测这可能和一种称为时间扭曲的攻击方式相关。简单说它是通过推动11个区块的中间时间窗口,每2016个区块大幅度的降低挖矿难度,最终大大缩短挖矿的时间。但这种攻击要求攻击者需要掌握大量的算力,因此被认为是51%攻击的一种。这种攻击其实很容易观察到,例如,一些山寨币就发生过这样的攻击。但对于比特币,其实这种攻击是否被使用过还没有定论。

Kai:又到了我做技术科普的时间。

从开发层面来看,区块链的世界实际上跟物理世界的时间不是同一个概念。每一个区块的诞生,它只取决于矿工花多长时间去算出了那个符合当前网络难度的一个随机数。

出块是一个计算的过程,算多久其实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我们说十分钟,其实是出于一开始中本聪对网络设计的期望,这个时间就是十分钟。它实际上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时间。所以大部分现实中出块的中位数都是低于十分钟的。

很容易理解,就是百分之**十的块都是低于十分钟的。那日积月累差得就会越来越多,就像多了多少个闰年之后,时间上会有些偏差一样。

矿池对出块内容有一定的控制权。比如他们可以打一个空块,可以在区块里埋一些彩蛋,只要没有涉及双花,合法的区块内容都是可以的。在矿池玩这些内容游戏的时候,那么出块时间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关于出块时间,其实不仅是比特币,任何一个有编程能力的,比如说比特币的脚本,以太坊的虚拟机里,做应用,去计算时间的时候都不是写一个物理时间。而是一般会说多少个区块之后发生的某个事情。

主持人:Kai 哥最近发的文章里有提到:中本聪有说过比特币供应增长速度正好等于流动性的增长,那么比特币的价格将保持稳定。目前比特币的流动性可以算是整个数字货币行业内流动性最好的币种,但比特币价格不稳定一直外人诟病。中本聪设计的减半机制,是否能够有效稳定比特币的价格呢?

Kai:这句话里有蛮多的前提条件和场景。

比如说稳定,并不是指比特币的价格的稳定。这里的稳定更多是针对矿工来说,挖矿能够不亏。矿工挖矿,要给电费,要买矿机,花这些钱出去,回报就是比特币。那矿工最终还是要把挖出来的币拿去卖钱,能够赚回他的投入。

如果矿工发现这个生意会亏钱,他立马的反应就是关机。不去交电费去挖矿。这时就需要市场,就是对比特币价值认可的人来把价格抬高,让矿工有机会再次去开机。

如果真的要实现一个数字上的价格稳定,那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稳定是有前提的,要定义好稳定的周期是多久。在财经播报中会提到货币汇率,汇率意味着每个主权国家,它发行的货币都没办法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字,更何况是完全在自由市场上的数字货币。它更不可能在一个数字上得到绝对的稳定。

主持人:放眼看来,「减半」这个词似乎已经成为数字货币的标签之一。

问题五:有太多的数字货币“效仿”比特币的减半机制。今年也被誉为区块链行业的“减半”年,BCH, BSV, ETC 等都已经完成减半,DASH 也将在今年完成减半。对于这种现象,二位怎么看?

洒脱喜:减半这个设计本身只会导致新增供应的减少,但没办法直接影响到市场的需求。

比特币除了投机需求,还有很多是关于储值需求,以及最近出现的机构对冲需求。

那山寨币们呢,绝大多数都只是有一个投机需求。所以即便它们减半了,可能会短期内刺激一些投机需求,但仅此而已。

竞争币是在比特币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创新,通过差异化的方式吸引其他方面的需求。比如匿名币就是有匿名的需求。

总的来说减半的规则,已经被比特币证明是有效的。因此模仿甚至在同期进行减半,都是多数项目会采用的策略或者说是套路。但论影响力,比特币的减半和大多数竞争币的减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Kai:“后浪”们的减半行为可能有必要,可能没必要。其他的一些区块链,选择同样的减半方式,实际上就是看到一个成功模式,然后去做复制。和任何现实商业中行业的做法形式是一样的。

即使是你写一篇论文或做一个记录,那也会去找一些模板。假如有个很好用的模板,为什么不去用它呢?

而且这其中,有一些也不是真正的减半,比如ETC的减半,发行率其实只是每隔一段时间会调低去符合通缩的模型。

这一些币去做减半,凑到一起。我觉得其实就是希望跟老大哥比特币差不多一个时间点去办一场活动,能够引起讨论,让更多人去关注。和购物节差不多,比如说618京东办,但淘宝其他电商也会来插一脚。双11是天猫兴起的,但其他电商也会来插一脚。只要宣传面够大,那么总会给行业带来更多的新人进来。

主持人:所以,听起来大部分还是进行生硬地模仿,照搬 BTC 的减半方式。

在比特币之后,以太坊作为最具代表和影响力的后起之秀,并没有像比特币一样直接的采取减半策略。以太坊目前主网运行的也很稳定,现在也正朝着 ETH 2.0 稳步前进。

问题六:以太坊是如何做到稳定运行了这么久的?

Kai:就以太坊来说,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块链开发社区。在去年还提出了,今年要达到百万开发者的目标。

并且我们能看到在以太坊社区里其实是参与度非常非常高的,有非常多的人在上面做不同的尝试。有一些现在看上去还不错的应用,比如稳定币Mark Dao

但要做出那么多事情,不可能跨一步就能够去去做到,背后支撑这些事的开发者以及基金会更需要足够的谨慎。

在每一次以太坊的分叉里,它其实挑选进来的提案也不是很多。对于整条链的运营状况的谨慎态度是能够看到的,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负责的。

特别是在区块链领域里,假如说你要能做到足够安全,背后的团队一定要做到足够谨慎,避免出现最近的一些资产风险事件。

然后以太的整个社区,都是大家有商有量,一起去相互促进的社区。比方每次以太发行的降低,会有好几个体验不同的人群,大家一起去商讨,去沟通出来的结果。

以太坊是世界第二,遥遥领先其他很多公链,但并没有像比特币一样有有很多的分叉。可能就在于说以太坊的社区是一个包容和能够去沟通的社区。

这背后,我的理解是大家对以太足够信任,也看到做出了一些成果,也相信一开始提出的愿景。大家信任并且也做出成绩来的链,就像一只优质的股票一样,大家愿意去投资它。

问题七:我们回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比特币减半只意味着币价上涨吗?

嘉宾回答之前再次声明一下:嘉宾的回答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请大家理性投资。

洒脱喜:

减半前上涨,临近减半时下跌的现象,在上一次减半的时候也发生过。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家都知道一个消息可能会导致币价上涨,那大家自然会选择提前买入,然后到临近的时候就会选择卖出,这是聪明的交易者都会采取的一种方式。

这种现象可以用有效市场假说来解读。简单说就是大家都知道消息,那么价格就会提前反映到价格上,那么等到消息快落地的时候,它就是跌的时候。

因此我们会看到第一种说法,就是说减半这个最大的利好都落地了,那我们还有什么盼头呢?但问题在于,减半的影响实际是导致新增供应减半,但对需求方面几乎是没有什么影响的。而现在的新需求则更多与大的经济环境相关。也就是说减半后的情况,我们很难去进行预测。刚才我们提到了机构可能对比特币有对冲通胀的需求,但这个需求到底有多大?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观察和监控。

第二种说法,只是一种可能的情况啊。如果市场在需求新增下被拉到新的高度,比如说突破了前高。那接下来就是投机需求会被带动了。但同样这个因素也是没有办法去预测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小圈子,对于那些尚在边缘试探那些机构们,我们掌握的信息实际是非常有限的。

第三种说法是目前圈内非常流行,通过各种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币价。有些指标说牛市能涨到10万美元,另一个指标说牛市能涨到20多万美元。那其实这些指标只能用于衡量标的的稀缺性,没有办法预测和衡量市场的需求。

因此这些指标,其实更适合于holder,但不适合于trader。如果你只是用它们来参考,然后去交易,你很可能会爆仓。现在非常很多人会相信这些指标,但指标只是一个参考而已。

第四种说法就是心理预期。心理预期大多是根据历史去判断未来,其实i也没有太高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今晚行走带来的笔记分享。这段时间行走会尝试随机发文,发文前也不再进行微文告知。

多说一句:行走自知自己水平有限,认知更是有限,所以不会去通过各种“技巧”占用币东们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因为币乎算法的调整,行走也会通过随机发文的方式,让币东在一个更自然的状态下去获得阅读本身的价值。

—-

编译者/作者:行走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