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超重磅公链dfinity5月7日主网正式上线,一文了解其共识过程!

超重磅公链dfinity5月7日主网正式上线,一文了解其共识过程!

2021-05-06 星际空间IPFS 来源:区块链网络

在区块链的发展历程中,BTC开创了去中心化货币时代、ETH代表了操作系统领域、Filecoin代表了存储、Dfinity则代表了计算领域。价值、货币、存储、网络、计算、操作系统等等,去中心化思想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演进,一个更加公平、公开、平权、不依赖传统中心化机构、由纯技术逻辑建立“绝对信任”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区块链这个价值网络对人类生产关系、乃至组织方式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DFinity主网即将上线,我们更加期待这个崭新世界的加速到来。

从2017年起DFinity就一直坚持PoS+随机数+WASM虚拟机的技术方向,共识方面的设计是它最大的技术亮点,技术白皮书以分层的结构介绍了一致性共识的达成,文中将按步骤分解,简单帮助大家讲解共识。并简述技术特点,与其他项目做比较,揭示这样优缺点带来的影响。

共识过程

DFINITY的共识是按照轮为单位进行的,每一轮产出本轮的一个区块,一轮的时间为区块时间,轮次等于区块高度。

1. 开始前的节点准备(按顺序)

· 节点创建私钥公钥,建立匿名的永久身份。

· 节点加入网络需要抵押固定的token作为staking。

· 节点随机的与其他节点组成阀值组(完全随机,一个节点可存在于多个阀值组)

· 阀值组中,运行分布式密钥协议(DKG),每个节点获取该组的“验证签名”密钥(不同于个人密钥,有一组的私钥数学拆分而来)。

· 系统还是根据DKG产生阀值组的共同公钥,并对阀值组进行注册。

· 准备就绪,开始等待参与共识。

2. 第R轮共识

step1 选择本轮委员会组

· 系统根据R-1轮次生成的随机数ξR,在已有的阀值组中随机的选择R轮的委员会。

step2 提案委员会打包出块

· 选出的委员会分成两部分,提案组与验证组,提案组先收集用户发送的交易,检验合法后进行打包,出块与常见区块链项目一致。

step3 公证委员会持续接收并验证区块

· 接受区块:持续的接受提案组产出的区块,直到观测到下一个随机数ξR+1的产生。

· 检验合法:接受区块后首先检验是由合法有效(有无引用R-1区块的公证),不合法就丢弃。

· 计算优先级:运行“概率插槽协议”,计算连续两个区块的权重,这是根据由随机数得出的区块权重得出的。

· 签名并广播:如果上一步中区块权重高于上一个接收到的,签名并广播;否则就丢弃区块。

step4 随机数信标收集签名

· 随机数信标持续的收集公证者广播的签名部分,并记录数目。

等待阀值,产出公证与随机数

· 一但对单个区块,接受了超过50%公证者的签名,马上聚合签名,产出公证Zr(本质是时间戳)并写入区块广播。

· 同时产生根据这些签名产生随机数ξR+1,广播。

R+1 step0 同步正确区块,R+1轮开始,回到strp1

· 此时广播传播全网,R轮委员会全部停止工作,节点开始同步被公证的区块。

· 根据随机数ξR+1选择R+1轮的委员会组。

共识特点

DFINITY是一个试图“扩展当前互联网”的区块链项目,是由所有参与网络的P2P客户端(DFINITY中称节点node为客户端client)共同维护并提供资源的“世界超级计算机“,这台计算机上“安装”的如软件具备了区块链上智能合约的不可篡改与可信的属性,但同时必须能够承载大规模服务,并能够完全托管软件。

不同于以太坊的DApp只是适时调用合约,DFINITY设想的软件是完全依靠智能合约来驱动服务的。综上来讲,DFINITY需要非常高的计算性能、减少计算冗余,因此DFINITY但同时还得在保证去中心化的情况下做到足够安全,因此这对它的共识算法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1. 从“完美的随机数”出发

DFINIFTY共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为随机数信标部分,需要做的事情有:

· 选择共识参与组:在DFINIFTY这个无准入(不需要申请即可加入,反例是EOS)的网络中,参与网络的节点数以万计,且分布在世界各地,因此所有节点共同达成一致性的效率就非常之低,系统得选择一小部分成员来参加共识来保证速度。但是为了保证去中心化,成员必须随机选择。去中心化与性能的基础基于随机数。

· 决定区块的权重:用于判断最终确定链,快速的获得最终确认时间,剪除分叉。

· 给链上应用提供随机源:智能合约上很多DApp都是自己写的随机数方案,非常不成熟,经常会有应用因为不安全的随机数而被黑客攻击的新闻出现,这里直接从底层提供了稳定随机数。

VRF涉及很多数学演算,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黑箱子,一段是输入,一段是输出。输入是一组客户端的签名,输出是一个准确的随机数。只有在获取了足够多的客户端签名,黑箱子才能输出随机数,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客户端能知道或预测它的输出。“足够多”签名的阀值为50%,因此这个VRF的过程也叫做“阀值签名”。

这个VRF很特殊,因为它具备三个特点:

· 可验证:一但输出了随机数,大家都可以拿着客户端的签名对其进行验证。VRF的”V”就体现在这里。

· 唯一确定性:一但有超过50%的客户端发送了签名,黑箱子接受到后会获得唯一的一个确定的随机数。这里是因为使用的私钥签名算法具有唯一性,也就是统一密钥对统一数据的多次签名的结果都不相同,只有一个可以合法的验证。

· 非交互:在产生随机数的过程中,虽然黑箱子需要收集大家的签名,但是客户端之间不需要进行交流,更没法干扰到随机数的从产生。

在已知的密码学算法里,只有BLS算法能做到以上三点,而BLS算法的提出者之一“L” Lynn正是DFINITY的高级工程师。其他的随机数方案,要么验证起来难度极高(连续哈希),要么无法保证唯一性,要么就是没有阀值的设计,必须进行交互,存在“最后一个参与者”就能间接影响随机数偏差的情况(以太坊的RANDAO与VDF)。

当然这个VRF还是一点问题,选取的一组共识者中如果有超过50%被攻击者掌握,那么他可以间接地干扰到随机数的生成,当然来预测随机数还是基本不可能的,没法直接控制。攻击者还可以不发送签名,让随机数生成过程停止,从而让整个系统宕机。当然这都是攻击者掌握了超过50%节点的情况下,这在staking里难度很大的,真做到了也没有那个共识算法顶得住。

2. 非交互式

使用随机数在全网中筛选节点组成共识组,来参与共识的项目不少,包括固定选择的DPOS、DBFT(NEO的共识),以及分轮次随机选取的,比如Algorand、Cardano,包括DFINITY,在选出了共识组后,组内成员都会出块,这时存在多个区块,需要获得唯一的共识。

因此其他的项目比如NEO、Algorand、Cardano都是运行完整的拜占庭容错协议,在组中达成一致的协议,对区块进行确认。但是这个只要运行拜占庭协议,就意味着你的共识组不能过大,最大只能100个节点左右,再多就会存在性能与带宽爆炸的问题。所以就会有21个组轮流出块的设计,这大大拉低了项目的去中心化程度。

但如果你把组做得很大,像algo那种2000多人的大组,这个共识组在运行拜占庭容错协议时,就需要经历数十次的数据交互,同时传送一个非常庞大的签名数据,这样对整个网络的带宽要求就非常之高,普通人很难参与进来。

说回DFINITY,首先由随机数公开地选出了400个客户端一组的出块组,来打包交易并出块。每一个客户端都会出块,还有一组同时随机数选出的验证者,他们会接受区块,同时运行一个根据随机数判断区块权重的协议,验证者只签名权重最高的节点,期间大家不会交互,不会进行拜占庭共识互相发送签名数据,主要是固定区块时间里不断寻找权重最高的区块即可。在一个区块接受到了超过50%个验证者的签名后(是单独签名的,不是一起联合签名的),系统会自动聚合区块上的签名,并确认区块为唯一,一但客户端观察到聚合的签名,就会进入下一轮共识。

可以看到,整个过程都没有进行拜占庭协议,只是遵序三个原则:

· 客户端遵序最高权限的原则对区块签名,权重越高的链越会被确认

· 系统遵循50%以上签名产出随机数信标的原则

· 大家遵序一看到新的随机数信标马上进入下一轮共识的原则

三个原则就像三把锋利的奥卡姆剃刀,剔除了多余的无效区块,获得了唯一的区块,从而近似的达成了一致性共识(说近似是因为可能有同时存在两个被公证区块)。整个通讯过程几乎为零,在广播gossip协议的网络中,一个有400个节点的组网,只需转发大约20KB的通信数据,即可产生阈值签名。而一个小组的分布式签名密钥的生成,是在小组创建时就分配好的,不需要在共识阶段产生,一次生成多次使用。

我们可以来类比一下非常相似但由两轮拜占庭共识交互的Algorand。Algo的随机数抽签过程是隐秘式的,也就是说节点只知道自己被选择与否,它却不知道全网中有多少节点被选中。因此Alogo共识前必须遍历一遍全部网络,进行一次拜占庭才能知道全部的被选取的验证组,因此这里的延迟时间与带宽使用就很高了。再加上前面讲的超大验证组(2000人到4000人)的拜占庭通讯轮次与签名数据的问题,Algo共识下带宽使用非常爆炸,这种人是没这个能力参与的。

3. 超快的最终确认

脱离最终确认时间谈TPS的都是耍流氓,有个笑话,拿卡车运装满数据的硬盘,你算算这个TPS也非常大了,可是没有最终确认与相应,显然是不能用的。不说比特币与以太坊,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新公链,特别是做多链分片的项目,就存在最终确认的严重滞后问题。

PoW与传统PoS,只能近似的获得一个最终确定性,也就是回滚概率趋近于0的时候,这就导致大额交易需要等待多个区块确认。并且因为没有一个准信,每一个节点都得存储全部的副本,防止分叉的回滚。这就导致整个账本体积大的吓人,普通人基本告别全节点,随着区块的增长,以太坊的全节点数量就下降得非常快,如此下去,系统又得回到中心化脆弱的状态下了。

可以从上面了解到,DFINITY的共识是按轮次进行的,每一轮共识的开始与结束的标志,都是观察到随机数信标产生新的随机数,而这个随机数是系统聚合签名产生公证的同时更新的。因此这DFINITY的区块高度必须与轮次一致,每一轮中生产的区块,必须是引用了上一轮的公证签名,不然视为非法。同时公正组只会签名本轮产生的区块,不会对之前轮次的区块签名。

总结为两个强制:

· 只有本轮发布的区块才能被公证;

· 只有引用上一轮被公证的本轮区块才是合法的;

这保证了出块与公证两个过程,都没法被恶意扣留,因此攻击者没办法偷偷来准备一条比主链更长的影子链,来做双花攻击,因为从影子链的第一个区块起就不合法了。

因为存在上述“验证者组单独签名,系统聚合签名产生公证”的公证过程,因此每一轮后基本可以做出唯一性的确认。但也有会出现两个或以上区块同时通过公证的情况,因此一轮结束后还不能做到最终确认,这时就需要在下一轮中继续判断。此时等待出块过程完成,因为出块者可能选择在上一轮同时被公证的区块后面继续生产,所以同时存在几条分叉。

还记得上面讲的“概率插槽协议”(PSP)阶段吗?验证者会计算权重来判断唯一区块,没错,这里验证者还是会对着区块计算这条链上的总权重,这是权重高的一条链就作为唯一确认链,然后验证者才会对他进行签名。因此当本轮出现了新随机数时,也就意味着分叉已经被剪除,而上一轮的区块,包括其中的交易,都获得了最终的确认。

最终确认时间=两个出块间隔+网络遍历传输延迟

因此一个交易可以在几秒钟里完成最终确认,再也没法对其进行回滚。可以对比一下以太坊2.0,它用的是每隔100个区块创建一个检查点来做最终确认的方案,最终确认时长大约为10分钟左右。

快速确认不仅提高了性能,剪除了分叉,降低了系统的冗余度,并且可以让客户端不用存储全部要历史区块数据,任何一个新加入的区块,只要从最近的确认区块开始即可。

4. 几乎无限的弹性扩展性能

这同样是优秀的随机数给DFINITY带来的好处。DFINITY的网络可以近乎无限的扩展,因为整个随机数的产出,包括出块与公证,都是由固定数目的委员会组来执行的,客户端新节点的加入不会影响到运行的速度。而每一个客户端,都需要一定性能的计算与存储性能,这为整个“世界计算机”提供了近乎无限的资源。

可以看到从共识设计上,DFINITY就采用了最先进的理念:PoS提速并解决计算冗余、随机数信标保证去中心化、staking保证安全性、周期性最终确认保证轻量。从而构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可无限扩展的区块链,随着主网上线的临近,DFINITY必将成为新一代可应用的天王级别区块链。

星际空间从19年就持续跟进DFINITY互联网计算机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目前已经搭建数据中心服务方案。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星际空间》,我们将持续给大家带来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的内容和信息。

—-

编译者/作者:星际空间IPFS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