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行情分析 > 【三九读西风】巴菲特 99.7% 的财富积累来自于 52 岁之后...

【三九读西风】巴菲特 99.7% 的财富积累来自于 52 岁之后...

2020-09-07 张三九 来源:区块链网络

今天推荐两篇文章,都是有关巴菲特的,但其实话题都不仅仅只是投资。

第一篇是《巴菲特晚年是怎么做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早年是怎么做的》

这篇文章中主要讲了预测这个话题,并聊到了一些实战,大意就是很多预测是没有意义的,方向猜对并不代表能赚到钱。

这一点,只要是有过一定实战经验的人,自然是懂的。

他人的预测最大的意义就是把他们的观点都看成是自我投资模型的参数。

文章后面西风也聊到巴菲特年轻时是一个”短线高手”,也是靠这个积累了早期的财富。

但其中西风的有些论述我并不是很赞成,如,他认为不加杠杆,投资也许会成为一个笑话。

但在区块链投资领域,技术的趋势便是天然的“巨型杠杆”,作为普通人投资理财来件,已经足够了。

当然,西风的视角是从传统金融市场、专业交易员出发。但其实哪怕是传统的金融市场,投资理财也是有利可图的。并不会成为“笑话”。

第二篇是《2019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和芒格究竟说了什么》

西风主要聊了其中的两个小对话。我们可以先看看,我会补充一些感想。

有人问巴菲特,是应该储蓄把钱留在未来花,还是应该及时行乐。

巴菲特说:如果你因为储蓄,但不高兴不快乐,就是说你有2万、10万存下来都不感到高兴,你到达200万、500万的时候还是不高兴。我也知道很多富人有非常多的钱,但我并不觉得他们因此而变得开心。高兴、开心的程度不会跟财富成正比,你不用在这上边太多延迟自己的满足。

这个看法非常有意思,这就是我常说的那句话,答案是因人而异的。

有的人就不喜欢花钱,你别以为钱越多就越快乐,不是每个人的快乐都能用钱买来。
有些人比较文青范儿,说白了就是他也许喜欢的东西很另类。

有的人背个LV的包包会很开心,有的人拿着吉它看夕阳也很开心。

但财富的分配不是根据你喜好来的,前者也许没钱买包,后者也许有钱但没兴趣买包。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不见得每个人的快乐都能用钱买回来。

这只是其一。

其二是每个人的寿命曲线和财富曲线不见得是匹配的。

有的人属于大器晚成,问题是,还没成就挂了,人走的早。那这辈子就过的怎样?穷困潦倒嘛。

很多艺术家都是这样。

梵高生前就卖出去一幅画,但不表示他的画没价值,只是价值延期体现了。他没等到。

也有的人属于少年早成。

他赚钱的波段来自人生最初的时候,但很遗憾,他寿命太长了。钱在早年来得快,花的也快,等晚年,赚不到钱,晚景凄凉,这样的故事也多的是。

比如罗兆辉,16岁就身家20亿,香港的炒股神童。但后来炒房破产了,一蹶不振,屡屡自杀。

所以,人要用钱的时候,未必有钱,而有钱的时候,未必有命花。

巴老告诉你的就这点事,你究竟快乐不快乐才重要。

如果你存2万美金不快乐,你非强迫自己存到200万美金那也未必会快乐。

而且,等你40岁买得起20岁想买的裙子的时候,你还穿得上么?

你到底是想要那条裙子,还是想要看到财富积累的快感,这是一个很个性的话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你要知道巴老的性格和葛朗台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他们都喜欢看到金币积累时的叮咚作响。但不见得每个人都这样,虽然大家都想要钱。

上述第二点关于寿命与财富匹配的问题,其实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一些探讨,我个人的感受是,很多人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时不时问问自己——我参与区块链投资,幸福感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别人是给不了的,自己是一定有的。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应该意识到可能在投资与工作、生活的时间、经历分配上就要重新做调整,而不能让其继续恶化。

关于西风说的巴菲特的性格和葛朗台某称程度是相似的,这个在一个纪录片中有过一段这样的故事。

巴菲特的第一任妻子叫苏西,后来苏西在 1977 年离开了奥马哈前往旧金山,他们俩当时最大的分歧在于苏西打理了一个基金,希望捐更多的钱。

而巴菲特坚决不同意。很多读者可能会问,巴菲特不是捐了 300 多亿给比尔盖茨的基金会吗?是的,但这是在这个故事 40 年后的 2016 年的事情了。

苏西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从做生意的角度上来讲,我理解为什么他不愿意。但对我来说,钱不是最关键的。

而我又清楚的知道他的生活方式,他不买大量画作,不建大房子,与这类相关的东西,他都不感兴趣,对他而言这些都只是精神上的。

钱是他的计分板。

巴菲特曾经对苏西说:

每个人都能读我读的书,这是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我喜欢胜利。

巴菲特后来还说到:

赚钱最重要的就是时间,你不需要非常聪明,但你要有耐心。苏西不想再像我一样等了。她不会像我一样欣赏所谓的投资组合。

巴菲特把钱当成计分板,在赚钱这件事上乐此不疲,这个特征已经融入他的血液了,纪录片中有一段跟拍的细节把这个特征描述的入木三分:

我会在早上刮胡子的时候和我妻子说我要多少钱吃早餐。往往是 2.61美元、2.95美元、3.17美元这三个不同的数字。她会把对应的钱放在一个小杯里。那决定我早餐吃什么。

当我觉得市场不太繁荣时,我可能吃 2.61 美元的,里面有两个猪肉馅饼。我把它俩放在一起,给自己倒一杯可乐。

3.17美元是培根、蛋还有芝士饼干。但是早上股票若是跌了,我就不想吃3.17美元的,而是改吃 2.95 美元的。

从巴菲特夫人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当时毅然决然的选择和巴菲特离婚,是真的受不了他“葛朗台”式的性格了。

但从他吃早餐这样“锱铢必较”来看,他是真的只喜欢赚钱,不喜欢花钱。

讲到这,我们来看看股东大会上查理·芒格回答的一个问题。

芒格说:

曾有一个律师问我是不是能做律师,也就能成为亿万富翁?(笔者注:芒格毕业于哈佛法学院。)

我说我告诉你莫札特的故事。

有一个人跟莫扎特讲我要作曲,莫札特说你几岁了?他说我已22岁了。

莫札特说你太年轻,没办法做交响乐。

他就问莫札特,你10岁的时候就开始写交响乐了。

莫扎特说:

没错,我这么年轻能做,是因为我是天才,你不是。

这个话题也非常有意思。

我估计巴和芒是全球最老的两个网红。

他们之所以在我们心目中这么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有钱,他们会赚钱。

但很少人注意到,他们爱赚钱,而且他们善于赚钱。

我选择这两个故事是有用意的。

巴老的那个问题回答了一个事实,就是他喜欢赚钱,你喜不喜欢,只有你知道。

芒格的这个问题回答了另一个事实,就是他们的天赋正好落在赚钱这件事上,你的天赋是不是落在这件事上,也只有你知道。

我知道这世上很多人是没有显性天赋的,所谓没有显性天赋就是你做任何事,看起来都差不多。

不会有某一件事比其它事明显强很多。

比如芒格的这个例子,莫扎特就是显性天赋,很显然,他在音乐上的天赋远远超过了其它任何事。

他三岁弹琴,四岁识谱,五岁开始作曲,那他就不会考虑做其它事。

比如做个军人,做个公务员,做个诗人,做个银行家。

因为他的显性天赋远远的压制了其它一切的发展。

这对我们有什么参考呢?

我相信我们所有人,无论是我还是绝大部分读者们,都不会拥有显性天赋。

我们就算有天赋,也是相对的,比如我做技术可能比我做销售更适合,比如我做销售可能比我做技术更牛叉。

……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能找的无非是些隐性天赋而已。

所谓隐性天赋,就是我假设它存在,或者说,至少我还没有找到它不存在的证据。

……

所以,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里,但总知道自己的弱势在哪里吧。

回避掉不擅长的,把可能擅长的,挨个尝试尝试,这样的人生,不也很快乐么。

第二个问题其实聊的有点类似我们以前说过的一个话题:因为擅长,所以喜欢。

因为毕竟有显性天赋的人少之又少,我们普通人更多的在找到自己相对擅长的领域后,深耕而已。

但其实不管是显性天赋,还是后天自己努力挖掘的隐形天赋,其实都离不开一个词。

这个词,不妨让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巴菲特说出。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第一次见面时,比尔·盖茨的父亲让他们在纸上写一个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词。

他俩不约而同写下:

专注。

文章最后,分享一张图,有人统计发现——巴菲特 99.7% 的财富积累来自于 52 岁之后。

—-

编译者/作者:张三九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