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行情分析 > 这波比特币牛市的源头竟然是他?!

这波比特币牛市的源头竟然是他?!

2020-12-08 区块链鉴查院 来源:区块链网络

此刻的比特币,该恐惧还是该贪婪?

巴菲特说:那你得看别人是在恐惧还是在贪婪。

于是——

“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成为投资里的经典原则。

但这句话真的有用吗?

未必。

因为真实投资市场里,你根本判断不了,此刻,别人到底在恐惧还是在贪婪?

“别人”指谁?是你朋友圈里的人?还是市场的主力资金?又或者是各国央行和政府?

怎么才叫“恐惧”?跌 20% 叫恐惧?还是跌 50% 叫恐惧?是一个月连续下跌叫恐惧,还是连续跌三年?

你看,范围和定义都不清晰的情况下,每个人理解的恐惧和贪婪都是不同的。

况且,既然是一种情绪,它们还可以来回切换不是吗?

比如这位:

13 年,他发了条推特,痛斥比特币,说比特币就是在线赌博。

20年8月11日,恐惧变贪婪,不仅赌博没证明了,自己也奶上了。说公司已经买了 2.5 亿美元的比特币了。

过了一个月,9月14日,他又发推宣布加仓了······

这还没完,就在前天,12月5日,他再次发推,又追加 5000 万美金!

如果他是普通人,恐惧也好,贪婪也罢,没人会在乎。

可他偏偏是全球最大独立公开上市的商业智能公司-微策略公司的 CEO——塞勒。

5 个月 3 次加仓比特币,他的情绪转变成功触动了那只“蝴蝶”。

很多人以为,这次比特币 FOMO 情绪是灰度带起来的。

其实,蝴蝶效应的源头来自这家上市公司——微策略 MicroStrategy。

一家上市公司为什么要买比特币?

无散户的“牛”,能撑起牛市吗?

此刻的比特币,该恐惧还是该贪婪?

一切问题的源头,要从微策略买币说起。

灰度只管“上货”,微策略才是“比特币李佳琦”

很多人把这次“牛市“称为“灰度牛”。

灰度上班了,比特币就涨,灰度过节去了,比特币就回调。

甚至有人做了个机器人,专门监控灰度每日购买量。

但其实,灰度只是个“上货”链接,真正喊 3-2-1 上链接的“比特币李佳琦”,是微策略。

说到这,微策略这三个字已经被提 3 次了,它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如果你去搜百度百科,会看到一篇看不太懂的介绍。

其实,关于这家公司,你只要记住 3 个关键词就可以了。

1、美国老牌互联网公司,做TOB数据服务起家。

2、客户都挺牛逼,比如麦当劳、维多利亚的秘密。

3、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它的知名程度就跟咱们国内排名前 10 的互联网公司差不多。

所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马爸爸忽然在微博上发:“我们已经买了 2.5 亿美元比特币作为储值资产”时,市场会是什么反应?

微策略就是这么一个存在。

从8月11日开始,微策略公司老大塞勒变身“比特币李佳琦”,说公司已经开始囤货了,然后在推特上给各大机构“安利”比特币,还从各种角度去分析比特币的优势和前景。

没多久,同样是上市公司的电子支付公司 Square 就“下单”了。

“比特币李佳琦”这一嗓子喊完,大大小小的公司坐不住了,但“上哪买”是个问题。

于是,这些小公司开始在弹幕里提问:

“你们这些上市公司能过了 SEC 监管直接囤比特币,那我们这些小公司也想买怎么办?"

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3——2——1,上链接!”

灰度出场了,这个唯一被 SEC 认证的合规购买渠道来了。

所以,灰度并不是什么神秘组织,它就是个信托公司,只管“上货”,算是个“买手”。

真正有购买需求的是这些被喊单的小公司。

所以,每天观测灰度的买入量其实没什么意义。

相反,找到给灰度”下订单“的源头,以及预测是否会有更多“订单”给到灰度,反而更有意义。


假储值、真炒作?

喊单的源头我们已经找到——微策略。

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啥一家上市公司要买比特币?

用塞勒自己的话说:因为相比于持有现金和黄金,比特币的风险更小一点。所以买比特币用来储值。

确实,自从疫情爆发,美联储就开始疯狂印钱,越印越多,多到什么程度?

这是美联储官网上的一张资产负债表,其实你可以理解成印钞数量。

可以看到,2020 年,疫情爆发之后,整整多印了一倍!比 08 年金融危机印得都多。

这种用“直升机”撒钱的态势意味着什么?

原来一杯咖啡 10 美金,现在可好,钱变毛了,一杯咖啡 20 美金了。

怪不得塞勒发文章说:

“我们真的觉得自己处在一个耗资 5 亿美元的融冰上。”

手里的现金确实不香了,而且还很烫手,难怪微策略公司配置了比特币来对冲美元通胀。

但本着对资本家的警惕,鉴叔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

你说多印钞让现金贬值,我信;

你说黄金正在开采,买不了那么多,我信。

但你要说买比特币风险更低,我怎么琢磨都感觉有点问题。

比特币一晚上能涨跌 20%,现金能吗?你又啥时候看到黄金在一年内翻 36 倍?

微策略到底是在“避险”还是“冒险”?

“避险”还是“冒险”,鉴叔还看不太明白。

但这一波大热度,微策略倒是蹭得明明白白。

首先是塞勒本人的热度。

没买比特币之前,他的推特上可谓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基本都是些“月经贴”。

自从他发了买入比特币的推特后,马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粉丝也飙升到 20 多万。发推频率也从“月经贴”变成日更好几帖。

其次,就是微策略公司股价的热度。

从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微策略公司股价一直是下降趋势。

而就在它宣布投资比特币之后,股价出现了反常上涨。

8月11日,宣布买入比特币时,公司股价是 134.89 美金。

截至 12月1 日,塞勒凭借平均每天 5 条的比特币安利贴,硬是把自家股价抬到了 324 美金。

整整翻了 2.4 倍!!!

再来看看刚买完的比特币带来的收益情况。

到目前为止,微策略一共买了 3 次,最近一次就在1天前,暂且不算这次的收益,我们算算前两次的收益。

前两次共买入 4.25亿美元,大约 38250 个,每个均价 11111美元。

如果按照 BTC 18533 美元的价格计算,5个月时间,微策略在比特币上足足赚了 2.84 亿美元!

注意,这只是微策略公司的收益。

除了公司,塞勒自己也买了 17732 个比特币,买入价 9882 美金。

这样计算一下,他在比特币上也赚了有 1.5 亿美金!

说到这,发现没有?微策略到底是想储值还是炒作,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比特币已经把微策略送上了收益和流量的山顶。

站在山顶的塞勒,说啥都对!

炒币or开公司?这是一个问题!

投资比特币 3 个月,赚回公司 3 年的业务收入。

微策略的这波操作诠释了一个观点:

选择大于努力。

于是,吃瓜群众纷纷把下一个选择题抛给塞勒:

“既然炒币这么赚钱,你还开公司干嘛”

这个问题算是撞塞勒枪口上了,换另一个人,可能会被金钱冲昏头脑,但塞勒绝不会。

空军世家出身、麻省理工双学位的他,24 岁成立微策略,9年后公司上市股价翻倍,让他一举成为华盛顿特区最富有的人之一。

你要说一个没闻过财富自由味道的人,一看到比特币飞涨,不干公司我相信,但已经暴富过一次,还忙着改变世界的人就·······

而且,一次投资者会议里,塞勒自己也透露,目前公司正在转型,想探索以比特币出发的商业智慧产品,还成立了创新项目组,正在招募区块链技术人才

为表决心,微策略甚至把手上的 “hope.com”域名连接到公司官网,专门开设“比特币学习专区”,用行动表达“比特币就是希望”。

你看,对聪明人来说,选择和努力从来都不是二选一。

炒币 or 开公司也并不矛盾,不过是增加一个业务模块而已。

所以,鉴叔决定用一包辣条赌他初心不改、坚持梦想。


无散户的“牛”,能撑起牛市吗?

机构 FOMO 的源头找到之后,很多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来了:

现在算“牛市”吗?

回答这个问题,有个前提:

到底什么才是“牛市”?

有人说,无散户不牛市,散户的参与程度是判断牛市的标准。

也有人说,17 年那次是我们所有人公认的牛市,而现在比特币价格快要重回 3 年前了,所以,从价格上看,现在已经算牛市了。

于是,鉴叔查了下维基百科,上面对牛市的解释是这样的:

意思就是,如果大部人是看涨的、行情趋势是向上的,那就是牛市,相反,就是熊市。

如果按这个标准来看,17 年和 20年都算牛市。

只不过一个是自下而上的看涨,一个是自上而下的看涨。

什么意思?

17 年,政策不明朗,大公司和机构也看不上这点肉,但散户却因为 1C0 和一些“明星”社群的炒作跟上了车,有些人一周翻一倍、有些人直接坐上火箭实现财富自由。

财富重新分配、普通人跨越阶层的故事,在那段时间集中爆发,让散户的 FOMO 情绪膨胀到极点,于是,这盛世如所有散户的愿,牛市来了!一场自下而上的全民狂欢也来了。

相比之下,20 年的牛市冷清很多,因为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看涨,主要是机构看涨,而且是西方机构。

疫情反复、美元通胀、社会动荡,让很多西方机构不太敢继续下注中心化的投资标的,开始转向相对安全的比特币,加上监管逐渐放开,机构纷纷买票入场。从这几次涨跌的时间段也能看出来,一到晚上就拉,遇到那些“洋节日”,就会迎来回调。

那散户为啥表现这么冷清?很简单,因为散户还没来得及上车,机构就已经拉完了。

不过,不管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看涨是一定的了,只是背后看涨群体不同。

所以,现在确实算牛市。

但牛到哪了呢?是刚到牛脚脖子?还是到牛肚子了??

这个答案涉及太多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是否还会有更多国家放开监管?美联储是否还会继续印钞?疫情是否再次爆发?

毕竟,2020 年,最不缺的就是黑天鹅。

不过有一件事可以确定:

机构的加入让这次的“牛”更稳健了,一旦“牛”起来,可能要进入“长牛”。


这个结论来自一个机构内部人士的启发,之前他写过一篇文章,分享了机构买入逻辑,内容大概可以总结为 3 点:

1、机构不玩零和博弈。

2、机构买币是资产组合的需要。

3、机构更关注买入量而非当时的价格。

意思就是,机构的对手盘不是散户,也不在意是否带飞散户,机构买币是资金组合的需要,而执行交易的交易员为了完成上头给的买入量 KPI,会抓紧买够币的数量,不会太关注币的价格。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我们眼里比特币已经到了“高位”,但机构还是会继续买。


所以,无散户也“牛”市,而且,牛得更稳了。

那到底会“牛”到什么程度?

咱们,且走,且看。

写在最后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此刻的比特币,该恐惧还是该贪婪?

鉴叔给出的回复是:

不要被任何一种情绪驯服,而是利用情绪去检查你的认知配比。

比如,别人恐惧时,如果你的恐惧值也被拉满,那你就可能杀跌。

相反,别人贪婪时,如果你的贪婪值也被拉满,那你就可能追涨。

但如果,别人在贪婪时,你意识到了你也在贪婪,那这个贪婪的比重是不是就会下降?恐惧的比重是不是就会增加?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调整你的认知配比。


所以,巴菲特那句“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的深层意思,并不是让我们去猜测别人到底是在恐惧还是在贪婪。

而是让我们通过别人的情绪,去检查自己的“情绪指针”,当你意识到你在贪婪或恐惧时,你的理性就凸显了,理性凸显时,情绪就无法左右你。

其实,投资不是和市场博弈,而是对人性缺陷的一种约束,是一个无止境的自我提升的过程。



我是鉴叔


一个北美新金融研究学者


比特币血汗矿工


空气币高速套路收费员


区块链东亚非官方打假专家


我想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


把各种区块链项目拆碎了拿给您看

—-

编译者/作者:区块链鉴查院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