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新闻观点 > 《区块链真面目》|大器晚成的区块链(上)

《区块链真面目》|大器晚成的区块链(上)

2019-10-27 区块链瑶叔 来源:区块链网络

本文系瑶叔的区块链入门电子书《区块链真面目》第一章,第一节,转载请注明出处。

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如果说蒸汽机释放了人们的生产力,电力解决了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那么区块链作为构造信任的机器,将可能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价值传递的方式。 区块链的核心是去中心化,这就会对长久以来社会形成的中心管理模式造成冲击。--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区块链就是支持比特币稳定运行的底层技术系统。区块链(Blockchain)这个新事物,?在2009年刚刚诞生的时候,人们对它并不感兴趣,以至于它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只是被笼统地称为“比特币系统”。不被重视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事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领域的新东西,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理解起来晦涩难懂;另一方面就是在2009~2014这几年时间里, 大家对于买卖比特币的热情就像投资股市一样狂热,并且各路新闻媒体也将其视为“天之骄子”一般疯狂追捧,比特币(一种去中心化的加密数字货币 )几乎吸引了人们所有的注意力,哪有更多注意力放在区块链上呢?

关于区块链的一切,都要从2008年11月1日开始说起。这一天,一个匿名为中本聪的神秘人在一个互联网的加密邮件列表论坛里发表了一篇技术论文:《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在这份不到10页的白皮书里,中本聪先生首先抛出了他在现实世界中发现的问题:目前所有的电子支付系统都是基于第三方信用中介的模式(比如支付宝,微信等),这样的模式在某些场景下不但成本很高,而且还必须得过多地获取客户的个人信息。因此他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去中心化的加密数字货币---比特币。在这里,你只需要知道,比特币是一种创新型的货币,在发行方式,交易过程等和当时世界上所有的货币都有本质的不同。

在比特币白皮书发表不久之后,中本聪沉寂了足足3个月,没有人能找到他,正当人们怀疑他只是一个为了获得名气而肆无忌惮吹牛的年轻人时,他不声不响地放了一个大招。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根据自己白皮书中的内容开发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代码版本,标志着比特币从理论阶段落地到了实际应用中,让抱有怀疑态度的论坛网友真正看到了他的理论成果。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就被包含在那个比特币代码里,其实它是伴随着比特币一起诞生的。不过虽然技术已经实际存在,但是当时并却没有出现“区块链”这个词语,即使在中本聪的原始论文和源代码中,区块(Block)和链(Chain)这两个词也是被分开使用的,再加上人们当时并不是足够重视这个技术层面的东西,所以当时只是简单地将这个不起眼的底层技术系统笼统的称作“比特币系统”。

中本聪也许是一名狂热的开源爱好者,因为他毫无保留地在互联网上公开了比特币所有的技术文档和源代码细节,随后便吸引了一小批的技术极客的关注。这些技术大牛们,自发地不断丰富完善这套比特币系统。慢慢地,他们发现在中本聪的源代码里面,设计了一种由Block 和 Chain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新型且独特的数据结构,最重要的是围绕 Block 和 Chain 这个底层核心数据结构而搭建起来的整个技术组合是可以抽象出来,作为一种通用的基础技术系统,进而应用在其他的行业场景里。

到了2014年的时候,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和讨论这个被称为“比特币系统”的基础技术。慢慢地,原本单独用来描述数据结构的两个词---Block 和 Chain,被人们合成了一个新名词 Blockchain(即区块链),用来特指比特币背后的技术系统。至此,比特币和比特币系统这两个概念被彻底地分开了,讲比特币就专指数字货币,讲区块链就专指支持比特币运行的那套“技术系统”。

稍微了解行业背景的人都知道,2009年比特币就已经正式诞生,因为自身的创新性,它也毫无疑问地快速火遍全球。不过人们那时候的注意力因为一直放在投资比特币这个新型的数字货币上,而区块链则像绿叶一样一直默默的陪衬在比特币这束大红花身边,并没有被立刻发现它的伟大之处。直到过了大约6年左右,到了2014年,区块链技术才被一些技术极客开始关注,并正式拥有自己的名字。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人们的注意力才慢慢地从比特币转移到区块链系统上。

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 世界上包括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印度等各大超级经济体也都纷纷在区块链领域开始布局。区块链从诞生到被发现,再到被重视,整整等待了7个多年头,这对于日新月异的科技行业来说,算是很长的一段蛰伏期了。由此看来,区块链确实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了。

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是谁?

对于任何一个即将入门区块链的新手,中本聪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如果你连中本聪都没听过,你就连新手都称不上,就好像你打篮球,却没听过姚明,岂不是很扯淡。然而,听过中本聪的人99%都停留在中本聪创造了比特币,开启了区块链世界的大门,仅此而已。而这个神秘人的真身到底是谁?却无人所知。

中本聪的出现

在 2008 年 10 月,一个自称为中本聪的人在一篇学术论文上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自那时起,公众开始对中本聪的真实身份作出猜疑。过了几个月后,比特币的软件被成功开发并发布,中本聪和一些自发的技术极客使用加密电子系统进行比特币软件日常维护的讨论和交流。然而就在 2011 年,中本聪从比特币社区上彻底消失,临别前他表示自己已经在着手跟进其他项目。此后,为了能够找到这个神奇的创世人物,人们可谓是跋山涉水,全球齐动员,只为揭开这个伟大的神秘人物的真面目。

1枚比特币的价值最高时接近20000美元,中本聪手里据说有100万枚比特币,同时手握无数的专利,完全是人生赢家。但是中本聪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这个没有人知道。不过想要证明自己是中本聪也很简单,比特币是一种分布式的账本,是一本无法修改、不能毁坏,所有人都可以查询的账本,基于这样一个特点,我们很容易就可以进行身份验证。

关于中本聪的5个传说

2011年6月,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在秘密会晤谷歌当时的总裁埃里克·施密特时,称中本聪为密码嬉皮士之一。 那个时候有人猜测阿桑奇本人,也是开发者之一。阿桑奇在密码小组十分活跃,并且崇尚自由主义,因此他很有可能是加密货币的发起人和开发者之一。但是阿桑奇否认了这一点,他说自己明人不说暗话,没必要为此隐瞒身份。

2013年5月,计算机科学家尼尔森曝料化名中本聪的比特币创始人其实是京都大学的数学教授望月真一,他最大的成就是著名的ABC猜想。尼尔森认为三个方面可以证明他的猜疑是对的。首先,望月真一足够聪明可以想出比特币如此复杂的系统;其次,望月真一习惯是独自工作,发表论文后,让其他人自己理解,不使用常规的论文发表机制。最后望月真一也研究比特币的数学算法。然而,他的猜想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2014年3月,美国自由撰稿人古德曼声称她已经找到了比特币发明人中本聪,并与他进行了面谈。根据古德曼的描述,中本聪1949年7月在日本出生,1959年移民到美国,有过两段婚姻,育有6个小孩。现居住在美国洛杉矶郊区,工作经历和他本人一样神秘,曾经在国防机密项目里工作,他爱好收集火车模型,职业生涯中有多处保密。后来,有消息称,这名隐居在山下的中本聪否认自己是比特币发明者,并称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比特币。

2016年5月,澳大利亚企业家赖特通过媒体宣布,自己就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他有着神学的博士学位,曾在查尔斯特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的特邀讲师和研究员,写过许多本书,是多家公司的 CEO 和创始人,这些公司大多是虚拟货币或者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的领域。判断中本聪最关键证明是汇入比特币至2009年的比特币第一笔交易的地址,该地址被视为是中本聪所用有。BBC记者将0.017个比特币汇入, 并要求他表演汇回, 但最终没有汇回。之后赖特宣布放弃证明自己是中本聪。

2017年11月,Space X前实习生Sahil Gupta认为,Space X创始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是传说中的比特币的创始人中本聪。他提供了三个证据:1.马斯克曾在Space X大量使用c语言,而且十分精通密码学和经济学。2.马斯克要解决全球问题,比特币作为一种分散式货币体系是很好的解决方案。3.马斯克对比特币一直保持沉默,几乎不评论任何有关它的新闻。关于这样的猜测,没想到马斯克竟然亲自回应:“假的,一位朋友曾送给我一些比特币,但我现在不知道放哪儿了。”因此马斯特是中本聪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中本聪已经“死”了

对于中本聪是谁,至今没有任何人能确定这个问题,笔者猜测,未来也不可能有人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笔者小标题中说中本聪已死加了双引号,其实并不是指他真正的死了,他死没死笔者根本不知道。但是在笔者眼里,中本聪自从2011年推出比特币代码的维护任务之后,他就已经死了。中本聪并不想活在人们心中,他发明比特币和区块链并不是为了名气和财富,而他是为了自由的信仰。关于自由的信仰,他知道那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关于所有自由的人的事,在这个事情上,每个人都是焦点,每个人都是自由创造的努力者。而他只是发起了这么一个事,他的历史使命完成了之后,他就必须退出这个舞台。如果他还依然站在这个舞台,如果他还依然站在这个舞台,那就没有公平自由可言了。中本聪很明白这点,因此他就选择了“死”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所以大家也就不要纠结谁是中本聪了,就当他是上帝的化身吧。

—-

编译者/作者:区块链瑶叔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