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三九读李笑来】懂得了概率论,你就懂得了“凭运气赚的钱,靠实力亏回去”

【三九读李笑来】懂得了概率论,你就懂得了“凭运气赚的钱,靠实力亏回去”

2020-08-17 张三九 来源:区块链网络

李笑来关于投资理财的文章,在 2015 年时,写的较多,今天继续推荐。

《事关理财:自由意志是否存在?》

我之所以把我写的这篇文章的标题叫《懂得了概率论,你就懂得了“凭运气赚的钱,靠实力亏回去”的数学原理》,是因为文章中的一个故事。

如果整篇文章你没兴趣看完,那这个故事建议你仔细阅读下,毕竟读起来也还有趣。

我们今天对概率的知识,起点源自于这样一个聪明人闲着没事儿琢磨的问题,这个问题后来被称作 “The Problem of the Points”:

A 和 B 两个人拿总金额相同的筹码开始玩一种公平的、1/2 概率的赌博游戏(比如,今天我们可以抛硬币;那个年代的游戏名字叫“Balla Game”)。两个人约定当其中某个人赢到第 6 次的时候,整个游戏结束。可游戏在 A 赢了 5 次、B 赢了 3 次的时候不得不结束,问题来了:

按照之前的约定,两个人应该如何分手中的筹码才是公平合理的?

琢磨这事儿的人多聪明呢?他叫帕西奥利(Luca Pacioli,1445-1517)。他是达芬奇的数学老师,他发明了复试记账法,他翻译了《几何原本》……他还有一本奇书,《数字的力量》(De viribus quantitatis)的英译版,直到 2007 年才出现。

一百多年以后,有两个人合力找到了答案,帕斯卡和费马(Blaise Pascal and Pierre de Fermat)—— 就是那个提出费马大定理的那个费马,又是一个随便提个问题,其他人要努力三百五十多年才能解决的家伙。

不过最终帕斯卡的解决方案优于费马的,帕斯卡最后给出了个公式,去计算如何分配才真正公平合理:

其中,r 和 s 分别代表两个人当前点总计赢过的次数……

看不懂真的无所谓,但意义必须理解:

这是人类第一次拥有且正确地使用了“期待值”(expectation values)这个概念 —— 这是概率论的起点,而概率论就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工具。

文章后面还讲到了帕斯卡帮一个“赌徒”计算他所参与的游戏,如何才能获胜的故事。

上面之所以一字不差的摘抄,就是便于大家通过这个真实的故事,更具体的了解概率论的由来,进而在大脑中有这些具象的概念。

因为其实所谓的仓位管理,风险控制,无非就是大脑中要有“概率论”这些概念。

就像你在面对诸如 94 、312 这样的时刻,你出现恐慌其实是正常的,你甚至因为恐慌而抛售部分币其实也正常,但,你要知道,任何“不确定性风险”之后的市场走势,用塔勒布的话来讲,都是“随机漫步”的。

所以很多人在这样时刻,要么是全抛(多见于新韭菜),没有仓位管理意识;

要么是有仓位管理,但比例设置的并不科学,从而导致后面如果出现上涨,就自责(多见于有一定投资经验的人)。

任何人的投资决策,一定是基于当时的宏观背景、市场情绪、自身财务状况等综合因素做出的,所以不存在对与错之分,只存在是否有更合理的方案一说。

我们就拿 312 举例。

假设当时你卖出了部分仓位的币:

那接下来的市场,可能会面临两种情况,

卖出部分币避险后,后面出现诸如现在的上涨,你非常后悔和懊恼;

卖出部分仓位后,继续大跌,你非常开心。

这个时候很多人如果做投资总结与反思,将来极其容易掉入“路径依赖”的陷阱。

例如,显然我们知道,按照最近的走势来看,叫卖飞了,因为现在接回来,币变得更少了,

你极有可能做出这样的反思总结:将来哪怕天上下刀子,我再也不卖了。

但谁能保证你下次遇到的不是 2013 年的五部委文件呢?因为那个文件之后,比特币开始从 8000 到 800 的漫长熊市之路。

所以,问题并不出在于当时你卖了。

因为就算出现第二种情况,如你所愿,大跌,你买到了更多的币,同样,谁能保证你下次遇到的不是 2017 年的 94事件 呢?94 后,虽然出现了大跌,但马上反弹,迎来了狂暴牛市。

我们听很多早期入场的,经历过 2013 年五部委文件事件的投资人的描述便知,无数人因为“路径依赖”,生生错过了 2017 年的牛市。

因此,这个问题在于,

一是你需要把每次事件都看成是“独立事件”;

二是在操作上,要做风险对冲。

我们刚才的分析无论是 2013 年的五部委事件,2017 年的 94事件,还是 2020 年的312“币圈砍树节”,都是事后去回顾的,所以无比清晰和合理。

顺便回顾一下黑天鹅事件的三个特征:

事前无法预测 事中影响巨大 事后可总结归纳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有提及过如何用期货或者期权作为风险对冲工具,不再赘述。

且这里会涉及很多具体琐碎的因人而异的操作,所以无法详细阐述。

但其实只要你自己带着疑问去思考和实战,很容易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有一个免费的课程可推荐给大家,先了解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厦门大学郑振龙老师——《金融工程》。

所谓的风险对冲,无非就是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就像你可能因为综合考量在 312 卖了一些币,但哪怕出现现在上涨的情形,

你的损失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所谓的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背后的意思就是:

这种情况的亏损其实是你早有预测的,更准确地说,甚至是一种“弃车(ju)保帅”的主动策略;

这种情况的亏损是不可能影响到你的投资心情的,更不可能打击到你的投资信心。

所以,从这些一次又一次的实战中,复盘反思中,我们可以看到概率论、预期管理、风险对冲、独立事件、损失厌恶、周期判断、路径依赖、贪婪恐惧……这些基础的概念和心理,反复地以不同的形式和面貌出现。

我想这也是投资上为什么不能掉以轻心的原因,因为你以为你已经胸有成竹的东西,谁能保证不是下一次“路径依赖”噩梦的种子呢?

此外,上面那个奇奇怪怪的公式所提及的“期望值”,在数学上也被称为“数学期望”。

它并不是指我们平常所说的“我期望……我希望……”的意淫。

而是一种基于定性定量分析和计算后的科学统计。

可以将其描述为:

一个人对某目标实现的概率估计。

例如,西风在很多文章中都会提及“预期管理”,而预期管理的背后正是“期望值”概念的运用。

因此,我们也可以知道,西风提及的一些在投资决策上要做“预期管理”,并不是指:

“你判断接下来会涨,所以…..”或者“你觉得接下来会跌,所以……”

而是在一些客观的数据分析上得出结论,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去制定相关投资策略。

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

编译者/作者:张三九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