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 玩币族首页 > 区块链资产 > 行走笔记:拥堵的以太坊,能否撑起流动性挖矿的发展?(上篇)

行走笔记:拥堵的以太坊,能否撑起流动性挖矿的发展?(上篇)

2020-09-07 行走 来源:区块链网络

今天的笔记来自碳链价值的线上直播,聚焦的是Defi带来的问题,以太坊拥堵。那以太本身有什么解决方案,又或者会是其他公链弯道超车的机会吗?几位嘉宾都是Defi领域的实践者,作出的分享和解答既有技术角度的思考,也有实践中的思索。值得花时间研究。

笔记会分上下两篇呈现,Enjoy: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目前以太坊上的高gas费对于以太坊Defi应用有哪些影响?

潘超:大家好,我是Maker的潘超。关于高gas成本对于以太坊Defi应用的影响,我做点补充。

gas费用其实是以太坊网络对上面经济活动,从价格上的一种限制与制衡。但以太坊上的gas是没有治理的,或者说是盲目的。它不针对任何在其上经济行为的内容去定价,而是一视同仁

这就导致整个流动性挖矿最后变成一种非常倾向于大资本的游戏。因为对于大资本来说,有非常多的资金。对于每次固定的费用来说,对大资本来说,成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反而它可以有非常大的回报和补贴。但对于小额用户来说,成本高昂,就非常不公平。

虽然说很多流动性挖矿标榜着公平的概念,但实际上是一种极度的不公平,是一种非常纯粹的“资本主义”。因为它的决定因素是资本的大小。

这种现象延续下去,接下来就会造成了一种更有趣,但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景象。就是流行性挖矿的火热,会让很多中心化的交易所上线Defi挖矿的代币。

很多人说是因为中心化交易所怕失去客户等等,确实有一定的原因。但实际造成的结果是大的资金方可以利用资金成本的优势,在Defi上去获得挖矿的收益和补贴。但对小的资金方,小的用户而言,唯一经济的方式是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去购买Defi项目代币。

这就造成了一种非常奇怪,但也非常现实的状况,就是Defi目前的流动性挖矿是完全倾向于大资金的

我觉得这也是很多做Defi应用的项目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因为最初Defi的愿景是普惠金融和开放性金融,是让每个人都可以用金融的途径,把门槛降得更低。但是由于流动性挖矿的出现,导致这个愿景反而朝着相反的方向去进展。

我觉得在之后,Defi或者流动性挖矿一定需要去做出一些改变。需要引入一些机制去限制大资本方,才能找到一个平衡。不然这个游戏是玩不下去的。

主持人:确实,现在以太坊上的高gas费用造成了小资金的散户向其他公链上迁移,并且形成了大资本挖矿,散户去二级市场接盘的局面。

阿剑:我是《以太坊爱好者》的编辑,阿剑。

从表面上来看,gas的价格高涨,用户会迁移到别的链上,去接着奏乐接着舞。这是个很自然的现象。

但是我想问,那然后呢?然后这些用户是真的转变成了其他链的长期用户吗?还只是短期之内趁着投机潮跑到别的链上去玩玩?甚至于更极端一点,用户对公链的使用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并不会只选一个,并没有忠诚度可言,哪里好玩他就去哪里呢?

所以我认为,从表面上看,市场是由用户说了算。你不需要把资金交给任何人,自己想选择什么就选择什么。但实际上,市场还是创造者说了算的。或者说大家其实手上都有资金,想找一个投放的地方,关键在于哪里会创造出一个环境,让用户能够把资金放进去。所以哪条链上能够持续的爆发出这种创造力,能够持续的制造用户溢出的效应,哪条链就永远都不用担心缺用户。这是一个重点。越是能够制造溢出效应的区块链公链,越是不缺用户的。

我们回想一下,抱怨以太坊拥堵这个事情,其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以太坊的用户量没有变少。

所以从我个人的观察的角度,我并不认为当前Defi和以太坊生态的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是gas费。更大的问题在于在整个生态里,总有一些参与者会通过透支行业的信誉,透支大家对行业预期的方式来去毁掉行业,从中渔利。这才是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

也许我们需要形成更强的,行业上的自律。要有一个更好的社区文化去改变这一点。不然的话,总会有一些引发投机潮的应用,去挤掉那些耕耘了更久,做基础设施做得更稳固的那些应用。我觉得这是个挺糟糕的事情。

民道: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问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为什么以太坊会拥堵?这是问题的核心。就像为什么北上广深这么拥堵,但依然会有很多人,一边念叨着逃离北上广深,一边依然还会在这几个核心城市打拼一样。

以前有人打趣说:“波长和EOS没有拥堵,是因为这些链上面应用并不多。”所以就没必要堵。就像路上本来就没几个车,那当然是不堵车的。但大家应该记得,当时以太坊上的游戏火了之后,EOS和波场上有一堆游戏类的dapp非常的火爆,当然也因为它们的体验各方面也都比以太坊确实更好。

另外一个关键的点是,以太坊Defi的应用,积木已经有大概几十、上百个。最近突然间的拥堵其实和积木到了这个规模,它们之间的各种可组合性有关。可以简单算一下,至少有几百万种组合方式。这种积木之间至少几百万种可能性的组合爆发之后,那就是指数级的Defi积木的演变和进化。

这是以太坊最近拥堵,我觉得基础设施层面很关键的问题。Defi到了目前这个阶段,所有的积木都完成了。大家可以玩各种组合了。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各种组合又可以组合出来新的组合,之后又在上面再叠加。

其它的新的链,因为以太坊的拥堵问题,有可能去抢占一些细分的赛道。包括我们以前都是通过以太坊上面的稳定币来发放员工工资的。最近我们可能会考虑其他的链,比如用波场上的Usdt去试试。因为它手续费确实低。

你可以设想,如果去发工资,但是每一笔的手续费都是10美金的话,这个场景本身是很讽刺的。区块链最早提出的口号是,要做小微支付,要做低成本的支付。但现在反而区块链的支付是最昂贵的支付方式之一。尤其对小额的转账来说。我觉得其他公链肯定是有机会在细分领域去做。

当然我觉得可能性更大的,更现实的是其他公链可能在二层网络的层面去帮助以太坊实现一些扩容的需求。

但我认为短时间内,其他的积木,Defi项目是很难从以太坊迁移走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比如说我们dForce是做的生息协议、稳定币、借贷等协议的,这其中大量的依赖于底层的其他Defi,我们才能去搭建。所以我们如果到了一个新的链,什么基础设施都没有,那我怎么去搭建底层基础?

这个我觉得对大部分公链也是很难的。当然比如说像波场、COSMOS这种生态比较丰富的公链,如果能够实现最初的冷启动,还是有一定的机会。

另外我觉得今年Defi热潮之后,会有另外一组高势能的竞争对手开始进入公链领域,可能会抢走以太坊在Defi领域的一些流量。就比如币安的智能链,ftx的也也搞了自己的一个链,火币也在Defi公链上做布局。交易所下赛道去做Defi,我觉得是很有机会抢夺公链的市场的。

因为交易所公链最大的一个优势在于它资产冷启动会非常容易。比如币安可以把五、六十个资产一夜之间全部都迁到它的智能链上去。基础积木有了,再做几个核心的协议,包括amm类的,借贷类的。对于后面的创业者来讲,再搭建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在Defi领域,通过公链或者侧链这个领域,我觉得交易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这也是我觉得今年可以去仔细看的。特别现在交易所都很聪明,也不搞其他的独立技术,很多就是直接走以太坊的百分百兼容的路线。这会是今年公链领域竞争非常大的一个变数。

主持人:以太坊拥堵的问题如此突出,当下是否存在能够马上解决以太坊拥堵的具体方法?此前社区内热议的Layer2方案,能够实现这一点吗?

喵叔:我们要注意两个现象,一个是非常陡峭的当前 gas price极高的情况;另一个是以太坊的使用率。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定义一下,以太坊拥堵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

如果按照使用率的这张图来看,你会发现以太坊其实从18年开始就是一条很拥堵的链。每一个区块打包的时候,它的lock的gas Limit(限制)的使用情况都会相对比较满,都是80%-100%的区间。几乎都是打满的,没有空块或者没有不可被处理的交易。

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过去两年当中不会有这么明显的感受呢?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对打包的急迫程度没有现在这么的强烈。

正如刚才明道老师讲到的,Defi 积木的可组合性在当前的流动性挖矿当中被放大和爆发了。Defi上有上万种的组合的可能性甚至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玩家或者用户在参与以太坊的交易过程中,目的性已经和去年甚至两个月之前,去发一笔交易所要达到的预期完全不同了。

之前可能只是给朋友转一笔USDT的转账,或者简单的调用Compound的抵押合约,或者在Aave上去做借货,也或者去maker上铸造一些DAI出来。这这种行为对用户而言不会有那么的急迫。等两个区块、三个区块,甚至发完交易去吃个饭回来,主要看到交易打包成功了,用户就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但近期的流动性挖矿所带来的是极高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年化收益率。在这种状态下,所有收益的计算都是按秒,而不是按区块去计算的。没有人愿意错过一个上万年化率的收益。所以大家会非常的急迫,想赶紧参与进去,就会出现同样一个车道,我不想排队了,我想交钱来插队,我想交钱走到最前面,第一个把我的区块打包的情况。

所以我们定义以太坊的拥堵,其实并不是我们的gas Limit拥堵了。而是在gas Limit在这样拥堵的情况下,还有那么多人想出来做更快的交易。他们想完成更复杂的合约的调用,想优先的完成。那这个时候就出现了 gas price(价格,本身gas费是由Limit和price两部分的乘积组成的,行走注)上涨。形成普通用户的转账成本也很贵的情况。我们称这种情況为以太坊的拥堵的情况。

做完定义后,我们再说当下有没有立竿见影解决这种拥堵现象的方法。

其实拍脑袋的话会非常直观。既然车道很堵,那我就把车道往宽了扩。

但扩车道这件事,其实有成本的制约,或者说甚至有可能会对整体以太坊共识的安全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它很大程度会影响各个矿机和矿池,或者说各个节点的带宽和吞吐量。会导致成本的提高。

如果说这样的拥堵已经持续了两年时间,Gas Limit看起来不够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去尝试做这样的一次扩容。但我们不能一直扩下去。因为这不是个一劳永逸的方法。

这就会引出下一个问题,就是当前社区热议的Layer 2 的方案。它们是不是能解决眼前这个很棘手的问题?

其实Layer 2的方案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出现的,到目前为止,Layer 2的技术实践已经有非常多种,单说像rollup 这样的方案都已经演化出了4种。

有一些聚焦在二层网络中完成合约,但可能会放弃用户的隐私性,维持当前链的隐私情况,可以完成合约的调用,消除可用性上的瓶颈。

另外一些方案会以隐私为前提,就是利用零知识证明,可以完成链下的交易,然后再提交一个证明到一层网络。

但无论是哪种方案,它会有一个短期的瓶颈。我们可以在二层网络做的事情会相对比较受限。

至少现在为止,我认为Layer 2的各家方案,从可用性上完成简单的转账,完成Token的转账已经是可行的。至少从技术实现上是可以尝试使用了。国内其实也有一些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在尝试做这件事情,并且已经是在实际运营。

所以我这里其实自己会再带个问题出来: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以太坊本身的拥堵现象,同时又面对有这么多的可选方案。那么阻拦我们去推进这件事情,或者说让以太坊变得不那么拥堵,有一个更好的Layer 2的阻力到底在哪里?

其中一个原因是当前大部分的资产都在第一层网络。用户的各种合约的逻辑也在一层网络。所以当引入二层网络的时候,我们如果只是解决转账拥堵的话,相对来说更简单。但如果要使用二层网络来解决当前流动性挖矿的拥堵问题,这个难度就会比较大。因为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合约是否要迁移到第二层网络的问题。

比如我要在第二层网络去抵押我的以太币借出稳定币,然后呢又想拿稳定币参与 dForce的流动性挖矿,那我如何去完成在二层网络和一层网络当中的通信和联系?

同时,各个应用如果跑在自己的二层网络上,也会带来下一个问题,每一个应用都在使用自己的二层网络提速,那彼此之间的可组合性该如何去做?这也会是阻碍创新或者说阻碍进一步可组合性可能性出现的瓶颈。

说了这么多,我当前的结论是:现在没有立竿见影可以让以太坊彻底解决拥堵现象的具体方法,或者说没有立马能够实施的方法。

Layer 2的方案技术上已经 ready了,阻碍去实施的是各个应用入口彼此之间可能要达成一致,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同时就是各个方案的优劣该如何去选择,如何去评价的问题

以上就是笔记上篇的全部内容。

—-

编译者/作者:行走

玩币族申明:玩币族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玩币族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LOADING...
LOADING...